>>返回肿瘤科首页
(一)CT扫描前准备
脊柱肿瘤患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肿瘤要制定不同的扫描方案。肿瘤有时生长很大,肿瘤涉及范围可以在10~15cm以上;而有些肿瘤又很小,仅几个毫米,如骨样骨瘤的瘤巢可仅0.5cm。因此,大小不同的肿瘤的CT扫描方案应有区别,在扫描前需了解脊柱肿瘤的X线平片及临床资料,以明确扫描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每次扫描都要有针对性。临床医师在填写CT扫描申请单时,不仅要清楚地说明欲扫描的部位、范围,还需提出扫描欲达到的目的,如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测量肿瘤在骨内、髓内侵犯的范围,术后残端有否复发,在原发灶附近或远隔部位有否多发病灶等。在制定扫描方案时,根据不同的要求,扫描方法及范围有不同的侧重。在扫描过程中,根据CT所见有时还需对扫描方案作必要的调整,一直到认为看过的CT图像满意后才让患者离开扫描床。
(二)平扫
脊柱的骨肿瘤要横断层面扫描,但需移动机架给以倾斜角度,以达到扫描线与椎体的横断面平行。横断面扫描时,根据病情采用仰卧或俯卧位,以仰卧位居多,但需将扫描部位伸入扫描架孔内。当肿瘤向后方突起,如脊索瘤患者肿瘤向后方浸润,常因疼痛或肿块巨大无法仰卧,此时改体位为俯卧。扫描基线与扫描范围由肿瘤所侵及范围及其部位而定。扫描前阅读X线平片,初步了解肿瘤所侵及范围和部位后,在超过平片所示的范围以外定好基线和扫描范围,同时应尽量包括上、下位椎体。层厚依肿瘤的部位和大小选择,常用5~10mm,根据肿瘤大小加大或减小层厚,矩阵多用512×512.骨肿瘤CT扫描宜采用骨窗与软组织窗,两种窗宽、窗位同时观察,骨窗的窗宽为1000~2000Hu,窗位为250~480Hu;软组织窗的窗宽为200~400Hu,窗位为40~78Hu。
(三)增强扫描
血管内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称增强扫描,目的是在疑有等密度的肿块时,为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对比,以显示在平扫时观察不清的病变,尤其对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软组织肿块的分辨,了解肿块本身的血供情况。大多数血管丰富的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肿块,注入造影剂后均有不同的增强改变,肿块的显示率提高,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有利于发现病灶,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范围、性质及与大血管内的关系。静脉给予造影剂常用60%~76%泛影葡胺60~100ml,全量快速(30~60s内)注入造影剂后立即扫描;亦可用静脉注射法与静脉滴注法结合应用,如用60%~65%造影剂100ml,或30%~35%造影剂200~250ml,半量于5min内静脉注入,余半量行静脉滴注,同时行CT扫描。目的在于维持血中碘的浓度,但后者需要的药量大,时间长,很少在骨肿瘤CT扫描中应用。CT增强扫描行快速静脉内注药,为减少和减轻反应,尤其骨肿瘤中有较多的恶性骨肿瘤的危重患者,应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造影剂前应该按有关规定做过敏试验。【出自脊柱肿瘤保健专题】
温馨提示:以上是对脊柱(骨)肿瘤CT检查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还需要了解一下其他有的信息,您可以浏览本站的其他页面。
(责任编辑: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