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骨肿瘤CT图像分析方法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03日
  • 分享到:

    脊柱肿瘤种类繁多,在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的CT表现不尽相同,但脊柱肿瘤CT图像的基本征象与X线平片的基本征象一致,即肿瘤对骨和软骨的破坏、肿瘤引起骨膜反应和骨髓内的反应、肿瘤的成骨与软骨钙化、软组织肿块。但CT图像对骨膜反应的显示不及X线平片 ,尤其在少量骨膜反应时,横断面的CT图像有时不易显示出来。当恶性骨肿瘤穿破皮质向周围浸润,形成突出于皮质外的软组织肿块时,或在原发软组织肿瘤的CT图像中,软组织肿块的密度可为低密度、中等密度、稍高密度。                          

      骨肿瘤CT图像分析方法

    含脂肪组织的脂肪瘤、脂肪黏液瘤等呈明显的低密度,而多数的软组织肿瘤或骨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呈边缘不清的弥漫性肿胀或肿块,采用增强扫描方法提高肿瘤同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肿块的有无强化和强化的类型,对肿瘤的诊断作出进一步的判断。注射造影剂后行CT扫描,若肿瘤密度与造影前密度一样,CT值无明显差异,称之为无强化;反之密度增高,CT值提高,称之为有强化。随病变的不同,强化的程度有差异。在肿瘤内均匀分布的密度增高,称均匀强化;不均匀的斑点状、斑条状的密度增高,称斑状强化;不规则无定形的密度增高,称不规则强化;在肿瘤的周边环绕如线样、环样、带状密度增高,称为环状强化;不均匀的斑片状、不规则强化,形成肿块密度高低不均匀,称为混杂密度。注射造影剂后按软件程序自动逐层扫描,在一定的预设时间范围内,动态观察强化区CT值的变化,称为动态扫描。扫描结束后再统一处理和显示图像。还可根据不同时期的CT值画出时间-密度曲线,借以了解强化在不同时间内的演变情况。许多学者认为,造影剂增强对于确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几乎没有帮助。但肿瘤组织的强化是与肿瘤性血管异常增生和血流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故肿瘤增强后各种类型的强化表现,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肿瘤的基质、肿块的边缘形态、血液供应、有否假包膜与间隔等,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和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富含血运的巨细胞瘤、骨髓瘤、骨肉瘤等肿块,在行增强后CT值可以增加40~100 Hu,说明肿瘤富有肿瘤性新生血管、血运丰富及有异常动静脉血管。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软组织肿块,有时与周围组织密度相等或稍低密度,平扫难以区别有否复发,以及复发肿块的大小及与周围组织、血管神经之间的关系;增强扫描后复发的肿瘤密度值高于周围肌肉组织,显示出病变的准确范围、解剖位置、有无包膜、是否侵及邻近组织结构,尤其是与重要血管、神经的关系,给手术与治疗提供有利的信息。

    温馨提示:以上是对骨肿瘤CT图像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还需要了解一下其他有关的信息,您可以浏览本站的其他页面。
     

    (责任编辑:彭晓)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