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由于脊柱肿瘤所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实现完整的病灶切除。因此,脊柱肿瘤的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方法。
1.放射治疗的作用
(1)局部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直接杀灭肿瘤细胞:一些肿瘤对于放疗非常敏感,如尤因肉瘤、淋巴瘤、骨髓瘤、血管瘤和精原细胞瘤等,可将放疗作为首选治疗。另一些肿瘤对放疗中度敏感,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动脉瘤样骨囊肿等,也可先行放疗治疗。对于放疗不敏感的原发性肿瘤(如骨肉瘤等)或转移性肿瘤,实践证明也可将放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将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防止复发。
(2)缓解疼痛,防治病理性骨折:60%~80%的患者在行放疗后其疼痛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影像学可见到溶骨性破坏出现重新钙化,有助于预防病理性骨折。若疼痛始终不能缓解,应考虑存在脊柱不稳定因素,或有骨折碎片直接压迫脊髓。
(3)缩小瘤体,引起肿瘤血管栓塞:从而减少出血,以便于手术切除,即放疗可作为术前治疗,为手术做准备。
2.放疗治疗的分类
(1)根据放疗的方式:可分为外放射和内放射。
(2)根据放疗的时机: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放疗。
为避免脊髓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脊髓炎,一般总剂量应控制在50Gy(5000rad)以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脊柱肿瘤的放射治疗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二维治疗模式逐渐被三维适形放疗模式所取代。3D-CRT通过多层面的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使得放疗线高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脊柱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近来发展起来的调强放疗是指在满足3D-CRT条件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要求每一个照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够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使得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IMRT技术进一步克服了3D-CRT的局限性,并能使肿瘤受到更为准确的大剂量照射,同时减少在周围组织中的照射剂量,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通过3D-CRT及IMRT,可以使脊柱肿瘤的放疗剂量超出50Gy,同时使脊髓的受照剂量仍局限于安全范围内。【出自脊柱肿瘤治疗专题】
(责任编辑: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