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脊柱肿瘤病灶的生长呈离心性模式,犹如水池中波浪的播散,最不成熟的组织在生长边缘,正常结缔组织受挤压而形成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包囊。若病灶起于肌肉或向肌肉延伸,则没有明显包囊,直至病灶到达筋膜边缘,因为没有肌肉、筋膜或结缔组织能抑制其扩张。在显微镜下,可见分离肌束的肌外膜和肌束膜网被挤压为2~5层的细胞厚膜。这些膜好似自病灶边缘至周围正常组织的细疏松组织束。由供应肌纤维的毛细血管床提供病灶的血供。病灶生长时,这些血管才进入囊内,直至病灶内部。
肿瘤沿阻力最小的方向蔓延,主要沿滋养该肿瘤的血管旁疏松间隙。软组织内的阻力主要在于肌鞘的致密筋膜和隔膜上。当肿瘤推向包囊时,纤维组织向间隔膨胀,使肿瘤形成小叶状。从另一角度,包囊的纤维向肿瘤延伸,穿入肿瘤,而在这些穿入时,血管也进入,给肿瘤提供营养。这些血管为原有的血管,因肿瘤生长而被牵伸和膨胀。包囊向外伸延的同时,非瘤性的纤维组织将肿瘤分隔成小叶。起于骨的病灶,往往有髓质、骨内膜和骨外膜的结缔组织包囊。当病灶沿骨小梁间隙以最小阻力方向延伸或沿中央管(哈弗期管)延伸时,肿瘤与骨之间仍有一薄层受挤压的纤维结缔组织。骨内病灶的外缘一般呈不规则状和块状,表现为小梁间的不规则延伸。若将病灶完整取出,在周围的骨面上,可见骨小梁之间有挤压痕迹。
对于软组织内病灶,包囊的形成可使肿瘤切除时容易在包囊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平面进行钝性剥离。只有在包囊外进行剥离,才不会遇上阻力。除非有血管自正常组织穿入包囊时,才会遇到阻力。若剥离面在包囊内或包裹下部分,剥离至包裹延伸入病灶的间隔时,可遇到阻力,则很可能在剥离时已进入病灶。
骨内病灶另当别论。在进行包裹外剥离时,包裹与骨之间有不规则的挤压匹配,必然要穿通包囊。进行包囊剥离骨内病灶,必然要移除一些周围骨。同样道理,自包囊内刮除时常会遗留一些延伸至邻近小梁内的病灶。
脊柱肿瘤的生长与包囊形成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明白了吗?如您还有其他疑问,可在线咨询专家。最后995健康网祝大家身体健康。【出自脊柱肿瘤保健专题】
(责任编辑: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