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出现单克隆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和/或本周蛋白,瘤细胞在骨髓发展,可造成骨质破坏。MM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现就临床研究发现的可能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做简单叙述。
一、发病原因
1.辐射:MM在遭受原子弹爆炸影响的人群和在职业性接受或治疗性接受放射线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潜伏期较长,有时长达15年以上。
2.化学物质:根据化学物质如石棉、砷、杀虫剂、石油化学产品、塑料及橡胶类的长期接触可能诱发本病,但此类报告大都比较零散,尚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3.慢性炎症:临床观察到患有慢性骨髓炎、胆囊炎、脓皮病等慢性炎症的患者较易发生MM。动物实验证明慢性炎症刺激可诱发腹腔浆细胞瘤。
4.遗传:MM在某些种族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种族的发病率也有不同,以及某些家族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些均提示MM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5.病毒感染:病毒与MM发病有关,已经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有报告EBb病毒、疱疹病毒HHV-8与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有关,但究竟是偶合抑或是病毒确与MM发病有关,尚需进一步证实。
二、发病机制
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的形态相似,表达胞浆Ig、CD38、CDl38和PCA-1。关于髓瘤细胞的起源尚有争议,目前发现MM外周血中存在属于恶性克隆的CDl9+ B细胞,其免疫球蛋白具有与骨髓瘤细胞M蛋白相同的独特型;DNA含量同MM细胞一样为非整倍体;两者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及ras基因突变和Rb基因缺失;
免疫球蛋白重链(1gH)基因重排方式相同,表明该CDl9+ B细胞是骨髓瘤的前体细胞。B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其中IL-4和IL-5促进B细胞的增殖,II-6诱导其向浆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不仅影响骨髓瘤细胞的生成,尚与体液免疫功能受抑及溶骨病变有关。
IL-6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机制过度产生,与 MM关系最为密切;其他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通过调节IL-6/IL-6受体系统影响MM的进程。
MM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也有较明确的认识,在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约65%为超二倍体,而假二倍体和亚二倍体分别为15%和20%,最有特征的数目异常是13单体,染色体缺失常累及13、20、22、X、Y等。非随机性结构异常有缺失、易位、重复和倒位等,主要累及1号染色体,而累及人IgH基因定位的14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20%-60%,最有特征的是14q+,其中t(11;14)(q13;q32)约占14q+的30%以上。
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是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改变导致的疾病,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后,尽量避免或减少上述因素的接触。希望人们远离多发性骨髓瘤这个疾病。
(责任编辑: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