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骨巨细胞瘤常称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它是比较多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其主要组织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比较瘦小的梭形或圆形的基质细胞。近十数年来对它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它是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的肿瘤,经过搔刮治疗以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可能复发,甚而恶变,并发生远处转移。
部分病例因局部感染、外伤或经久不治而发生恶变,另有一小部分病例,其组织形态一开始就有趋向恶性的征象,或基本上是一种含有多量巨细胞的恶性巨细胞瘤。因此,把它们一律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不符实际,而且给大以不应有的假安全感。
诊断
(一)根据单核瘤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特点可分为Ⅰ、Ⅱ、Ⅲ。Ⅰ级为良性,Ⅲ级为恶性,Ⅱ级介于Ⅰ、Ⅲ级之间,为相对恶性。
(二)多为20~40岁成人,好发于四肢长管骨的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最常见。
(三)早期仅为局部间歇性轻度隐痛,随病情发展,渐渐出现患部肿胀、疼痛、压痛和功能障碍。当骨皮质变薄时触之有乒乓球感。当瘤组织破入软组织时,瘤体增大,表面皮肤紧张发亮,皮肤温度升高,静脉充盈怒张。常合并病理性骨折,脊椎部病变可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产生相应症状。
(四)X线检查:为长管骨骨端的溶骨性破坏,膨胀性生长,初为偏心性并有横向扩展的倾向,皮质变薄,界限不很清楚,很少有骨膜反应。若骨皮质断裂和骨膜新生骨较明显时,提示有恶性变可能。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