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预防与护理]
一、护理
1.注意观察顺铂所引起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应用BLM时要观察病人呼吸的变化,以警惕BLM所致的肺纤维化。还要注意口腔炎、发热及过敏处理。
3.嘱病人要营养饮食,并进行静脉高营养疗法,以保证放、化疗的顺利完成。
二、预防
1.及早治疗睾丸异位和隐睾,预防和治疗睾丸及附睾炎症。
2.戒烟戒酒,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
[介入放射治疗]
睾丸肿瘤易于发生淋巴道和血道的转移。介入放射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对改善预后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有重要作用。
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见选择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淋巴管灌注化疗,技术参见膀胱癌。
药物选择根据病理性质而定,参见化疗内容。
[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有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因素,而手术治疗、化疗以及放疗等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又的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在恶性睾丸瘤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中,免疫治疗仍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发挥一定的作用。
1.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类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免疫物质,是药物蛋白质。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由于来自不同种属而有差异。现有来自于白细胞α-IFN(165个氨基酸);来源于纤维母细胞的β-IFN(166个氨基酸)及免疫性的γ-IFN(146个氨基酸)。
方法:肌内注射或瘤灶局部注射。
①肌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1~3日1次,剂量可逐渐增加至108IU,总剂量视疗效和副作用而定。
②瘤体内注射:一般每次3×106IU,每日或隔日一次,注射于肿瘤内及其周围。
干扰素的副作用有发热、体重下降、皮疹和注射部位疼痛,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脱发,但停药后可以恢复,可引起轻度骨髓抑制。
2.白细胞介素-2(1L-2) 1L-2是一种由13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000的糖蛋白。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在细胞免疫中,1L-2起主要的作用。1L-2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诱导与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增强、IFNγ作用的增强、辅助T细胞的增殖以及LAK细胞的诱导与增殖、中介免疫系统等,显示抗肿瘤作用。
[方法]:
①肌内注射:每次106U~108U,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②瘤体内注射:剂量根据肿块大小而定。
③胸腹腔注射:抽尽胸水后,每次注入106U~108U。
④肝动脉导管注射:每次酌情可用至108U。
1L-2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副作用加重。较轻的出现发热、寒战、无力、关节疼痛及食欲下降、恶心腹胀等,一般停药后或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较重的副作用是向心性水肿和低血压,虽然停药后大部分可以缓解,但极少数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应引起重视。
3.云芝多糖K(PS-K) 成人每次1g,1次服下,每日3次。可连续服用或视病情变化而定。可预防术后复发和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手术与中医药配合
手术前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等),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手术成功率。用药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调理脏腑功能和气血,如祛湿清热、健脾滋肾、祛瘀通淋等法。手术后配合中药主要采用补气养血,健脾和胃,以促进机体功能尽快恢复,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黄芪针、生脉针等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二)放疗与中医药配合
采用清热解毒、养阴益气或滋阴润燥,辅以健脾和胃之法,可减轻放射线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常用方如沙麦门冬汤、玉女煎、五味消毒饮等。
(三)化疗与中医药配合
为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运用中药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阴补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表现在化疗的胃肠反应减轻,甚至不出现;骨髓抑制的程度亦可大减轻,而且增加了恢复的速度。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太子参、当归、鸡血藤、仙灵脾、枸杞子、女贞子等。
睾丸肿瘤通过手术治疗、化疗等方法,其无瘤生存时间比较长,要进一步提高疗效,可以在手术后或化疗期间应用中药或中成药(包括中药针剂)中的抗肿瘤药,有些中药抗癌药可以与放、化疗同时应用,例如吗特灵注射液等,既具有抗癌作用又不损伤人体正气。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