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癌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而著名,所以人们谈癌色变,对于癌症筛查你了解多少呢?怎么有效的在第一时间查出癌症呢?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很是关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吧。
癌症筛查
专家介绍,癌肿是目前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都非常关注如何可以有效地筛查癌症,目前用于癌症筛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肛门检查,穿透影像检查,细胞检查。所谓血液检查是指通过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的高低来判断、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它是日常体检中最为普遍、快捷的检测方式。
肛门指检是通过检查距肛缘7厘米至10厘米的直肠内,以此判断是否有疾特征。临床证实,70%-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目前来说,检测最为精确细致的便是穿透影像检查。它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射线穿透以及红外穿透等,最终以特殊的方式形成动态和平面图像。可以精确的判断出疾病的病因,状态,大小等。医学中的X线胸片,B超,红外以及有乳腺癌检测金标准职称的钼耙等都是穿透影像检查的方式之一。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女性常见癌症的筛查方法:
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所以比男性更容易患病,而且还很容易患一些癌症,而且有些癌症患上后可能就是不可治愈的,同时有些癌症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女性朋友应做好妇科检查,必要时做一些癌症筛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癌症的筛查方法。
1、子宫内膜癌
如果女性朋友家族中有人出现了大肠直肠癌基因突变;家族中存在可能的直肠癌常染色体主导的遗传易感性,但是没有进行基因检测,这些都属于危险因素。应做好相关的筛查工作,最好在35岁后每年做一次子宫内膜癌检查。
筛查方法:阴道超声(TVS),或利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宫腔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筛查。
2、宫颈癌
女性应在首次性生活后约3年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直到30岁,女性应每年接受一次普通宫颈细胞学检查,或每两年接受一次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正常和身体健康的女性,宫颈筛查应持续到70岁。
筛查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检测。
3、卵巢癌
目前,卵巢癌筛查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的高危人群和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是目前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手段,筛查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筛查的效果。
筛查方法:妇科三合诊、阴式彩色B超和血清CA125的检测,专家建议三种方法联合应用。
4、乳腺癌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筛查指导,20到39岁的女性应该至少每三年到医院进行一次门诊乳房检查;30岁以上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具体年龄也可以听从医生的意见)应该进行乳房X光和磁共振成像年检。40岁以上,属乳腺癌普通风险的女性应该进行乳房X光年检和由医生实施的门诊乳腺年检。
筛查方法:钼靶片、触诊、肿瘤标志物CEA、肿瘤标志物CA15-3。
5、肺癌
筛查对象:年龄50~70岁,吸烟>20年的人。
筛查方法:低剂量CT,经济许可者可进行PET检查。
时间:每年1次。
定性诊断:痰薄层液基细胞学、经皮肺穿刺、荧光纤支镜。
筛查科室:肿瘤科、胸外科、呼吸内科。
6、胃癌
筛查对象:年龄40~70岁。
筛查方法:纤维胃镜、胃肠双重对比造影。
时间:每3年筛查1次,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改为每年1次。
筛查科室:肿瘤科、普外科、消化内科。
7、结肠癌
筛查对象:年龄50~70岁。
筛查方法:大便潜血试验(每年1次)、60厘米乙状结肠镜(每5年1次)、双重对比钡灌肠(每5~10年1次)、结肠镜检查(每10年1次),家族中有遗传学高危因素者筛查年龄提前到30岁(检查者可选择其中1~2项)。
筛查科室:肿瘤科、普外科、消化内科。
8、肝癌
筛查对象: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年龄在35~60岁。
筛查方法: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
时间:每半年1次。
筛查科室:肿瘤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
我们再来介绍下癌症筛查的容易出现的误区有哪些?具体如下:
误区一:只要是医生,就能做癌症筛查。
“术业有专攻”,只有专科肿瘤医生才了解肿瘤的各种性状。现在某些“筛查”有做得太滥之嫌,随便摸两下、随意做点检查,也被视作参加了“筛查”,如此不但查不出肿瘤。更会让受检者放松警惕,反而误事。拿乳腺癌来说,很多地方都在采用的红外线检查,其实它对乳腺癌早诊就没有意义。
误区二:健康体检就是癌症筛查。
普通健康体检范围并不能完全涵盖肿瘤筛查的范围,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两者不能相提并论。防癌体检,除了早期发现存在于身体内部的肿瘤外,还会分析受检者以后患肿瘤的因素,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误区三:胸部X光拍片就能查出肺癌
做胸部X光拍片,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是不是就不会有肺部肿瘤呢?回答是否定的。胸部X光拍片只能作为对肺部肿瘤的初筛,仅靠X光拍片检查作诊断是不准确的。初筛阳性的患者则必须要进行胸部CT扫描。如果胸部X光拍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就已经到晚期了。
误区四:项目越多越好。
有些肿瘤筛查项目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这就需要肿瘤专业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做出选择。
误区五:妇科检查正常=无妇科肿瘤
常规妇科检查并不是衡量生殖系统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常规妇检没事不等于万事大吉。临床上常常会见到检查正常的人,却在不久之后患上妇科肿瘤。许多妇科肿瘤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例如卵巢癌,虽然发病率很高,但在I期、II期时患者不会感到有明显症状,因此,单纯依靠普通妇科检查是很难筛查出来肿瘤的。
以上是对癌症筛查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癌症检查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情况来选择,一些不规范的体检会贻误治疗,而一些体检项目并不能替代早期癌症筛查。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提高治愈率,最后祝愿癌症患者早日脱离疾病痛苦。
(责任编辑: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