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手术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观察
气管副神经节瘤一例
胸部CT平扫(图1)及增强(图2)示气管结节强化明显、均匀;图3病理图片,可见细胞排列呈腺泡状,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核呈圆形,部分可见核仁,周围可见窦样薄壁血管(HE×40)
患者男,71岁,于2012年3月15日就诊,自诉间断咳血5个月,每天10次左右,始为血丝,近3个月加重,多为整口鲜血,最多达150 ml,偶有左侧胸痛,注射止血药物无效。患者高血压病史20年,药物控制欠佳,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体检:血压150/61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啰音,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
患者,男,39岁。呼吸困难1年6个月,于2013年02月19日入院,肺部CT提示气管炎性改变。检查:呼吸浅快,轻度喘息,无紫绀及声音嘶哑,双肺听诊呼吸音减弱,有呼吸性喘鸣音。为排除气道占位性病变,在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激准备下,行纤维喉镜检查。
胸部64层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第4胸椎水平气管内结节。直径约1.6 cm,境界较清楚,气管后壁环欠光整,与食管界限不清,增强后强化明显、均匀(图1,2)。患者入院后行气管肿瘤切除术,病检结果示黏膜下副神经节瘤(图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嗜铬素A(Cg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细胞周期相关抗原(Ki67)阳性,突触素(Syn)、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阴性。
讨论
副神经节瘤可以按解剖分为。肾上腺髓质型和肾上腺髓质外型。大部分发生在颅底与颈部。常见的是颈静脉球瘤和颈动脉体瘤,而原发于气管的副神经节瘤则罕见。副神经节瘤一般血供丰富,CT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较大的肿瘤因供血不均容易发生变性、坏死。
本例病变体积较小,增强后强化明显、均匀,未发现坏死区。因肿瘤血供丰富,容易发生出血,这可能是本例长期咳血的原因。
发生于气管的副神经节瘤需要与各种气管原发肿瘤鉴别。气管腔内窄基底息肉样结节一般见于良性肿瘤,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见于低度恶性或恶性肿瘤,管壁浸润增厚、管腔狭窄者腺样囊腺癌多见。
近日,石家庄民康医院专家组发表论文,旨在探讨经过气管切开内镜下治疗气管肿瘤的方法与效果。研究指出,经气管切开内镜下进行气管肿瘤的切除,方法简单,处理有效,可以避免开胸,体外循环等较大的损伤,可以选择部分病例进行
对11例气管肿瘤病例经过气管切开,在内镜下进行肿瘤切除,其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3例,2例腺样囊性癌术后给予放射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仅做了气管内肿瘤的切除,口服甲状腺素治疗。
经过临床随访,良性肿瘤未见复发,3例恶性肿瘤已经随访17~38个月,未见复发,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责任编辑: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