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不同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多由颅内动脉瘤引起,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占89%, 颈内动脉海绵窦及分叉部动脉瘤占6.2%,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占3.4%, 其他如前交通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瘤非常少见, 约占1.4%。在所有引起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约55%有SAH。

    DSA 仍为目前诊断的有效手段。CT 血管造影(CTA) 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的应用为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作为无创检查的首选, 但目前尚不能替代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主要由于动脉瘤直接压迫动眼神经所致, 临床上可有SAH 或无SAH。动眼神经麻痹可发生于SAH 前数小时或数日, 常常提示动脉瘤有小的漏口。麻痹程度取决于动脉瘤体及颈的大小和生长方向。动眼神经麻痹首先表现为瞳孔扩大, 对光反应消失, 其次为眼睑下垂, 最后出现眼外肌麻痹, 影响眼球各向运动。对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考虑到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能性, 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二、治疗方法

    动脉瘤蒂夹闭术后瘤体可发生萎缩, 神经受压得以缓解, 动眼神经功能多在治疗后1~6 个月内恢复。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虽然仍有占位效应, 但介入栓塞后动眼神经功能也可以恢复, 说明介入栓塞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有效。

    Birchall等报道3 例患者在神经麻痹2~3 周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 3 例患者均完全恢复, 作者观察发现介入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开颅术后的功能恢复可能更快些。这可能同栓塞后血流冲击减少以及动脉瘤周围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或消退有关, 动脉瘤体仍有萎缩可能, 使动眼神经受压解除, 功能得以恢复。

    对由后交通动脉瘤引起的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 早期明确诊断及尽早采取治疗, 对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至关重要, 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动眼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差异。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