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一)辨病治疗
胡光慈编著的《杂论证治新义》对噎膈一病的治疗结语中指出: " 宋以前医籍皆以病原于七情忧患,故主以调和气血为治,后世医家则多责之气血亏损,津液枯干,故宜补益气血、滋血润燥为主,痰结者并清痰散结,血结者宜滋血破瘀为治。 "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噎膈治疗的概貌,也启示我们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本病的治法不断修正、补充、发展。
我们通过学习历代众多医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针对本病病机之根本为阳气虚弱,机体功能下降,主强治疗宜温阳益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功能,所以治疗主方要体现这一中医治疗原则。
食管癌主方:人参 6g ,黄芪 15g ,桂枝 20g ,薤白 15g ,炮附子 30 ~ 60g ,(先煎),女贞子 15g ,川芎 12g ,鸡血藤 20g ,当归 12g ,鹿茸 3g ,北豆根 20g ,鸡内金 10g 。
( 二 ) 辨证分型治疗
关于食管癌的分证各有不同,立法用药亦随之而异。但治法总不离疏肝理气、降逆化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培本、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抗癌止痛、温阳益气等。
1. 气滞型
主证:早期食管癌的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只为吞咽时感食管内挡噎、异物感或灼痛,胸郁闷不适及背部沉紧感,时隐时沉的吞咽不利感。 x 线检查主要为早期食管癌的病变。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温阳益气,扶正抑瘤。
方药:食管癌主方合逍遥散加减。即食管癌主方加柴胡 15g 、白术 15g 、白芍 15g 、当归 15g 、茯苓 15g 、陈皮 10g 、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2. 梗噎型
主证:症状单纯,轻度梗噎或吞咽不利。 x 线检查多属早、中期髓质型、蕈伞型食管癌。舌质黯青,苔黄白,脉弦细。
治法:抗癌散结,理气降逆,温阳扶正。
方药:食管癌主方选加:枳实 10g 、苏梗 10g 、枳壳 10g 、厚朴 10g 、佛手 10g 、木香 10g 、郁金 10g 、香附 10g 、旋覆花 10g 、代赭石 30g 等。
3. 血瘀型
主证:症状除吞咽不利外,以胸痛为主,且痛有定外,或伴口臭等。 x 线检查多为中、晚期髓质型、溃疡型食管癌。舌质紫黯,舌面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舌苔黄腻,脉沉涩而紧。
治法:活血化瘀,温阳益气,通经止痛。
方药:食管癌主方结合活血化瘀法,即食管癌主方选加归尾 10g 、赤芍 10g 、刘寄奴 10g 、红花 10g 、急性子 10g 、乳香 10g 、没药 10g 、三七 5g 、威灵仙 10g 等。
若为溃疡型疼痛明显或呕血者,可加用腐植酸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也可以用白及粉 60g 、三七粉 15g 、元胡粉 30g 、普鲁卡因 0.5, 加氢氧化铝凝胶混匀,使呈半糊状,头低位分次口服。还可加云南白药、止血粉及其他止血、镇痛剂等。
4. 痰湿型
主证:吞咽困难,痰涎壅盛,胸咽噎塞,膈肋胀满,浊气上逆,舌质黯青,舌体肥大,周有齿印,苔白厚腻多津,脉象滑细。 x 线检查多为晚期髓质型、缩窄型食管癌。
治法:温阳益气,健脾祛湿,降逆化瘀。
方药:食管癌主方选加薏苡仁 30g 、山药 20g 、扁豆 15g 、白蔻仁 10g 、橘红 10g 、半夏 10g 、旋覆花 10g 、代赭石 30g 等。
5. 阴枯阳衰
主证:病期已晚,咽下困难,近于梗阻,呕恶气逆,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烦热唇燥,大便干如粪,舌质黯绛,瘦小,少苔乏津或无苔,也有苔黄黑干而裂者,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益气养血。
方药:食管癌主方可加倍用量,再选加白术 15g ,白扁豆 30g 、麦冬 15g 、山茱萸 10g 、枸杞子 15g 、何首乌 15g 、仙灵脾 15g 。偏阴虚者重用沙参 15g 、天冬 15g 、天花粉 15g 、石斛 10g 、玉竹 10g 、玄参 15g 、生地 10g ;大便干加火麻仁 10g 及郁李仁、大黄适量,减少食管癌主方温阳燥烈药物及其剂量。
提高以上各证疗效,尽快减轻症状,可配合以下抗癌腐癌药物:
硇砂 10g ,硼砂 20g ,火硝 20g ,沉香 10g ,冰片 5g ,礞石 10g 。鸡内金 10g ,蜈蚣 5g 。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 1~1.5g 含化缓咽,共服 2~4 或 4~8 次,根据病情轻重不同而选择,一般应用 3~5 天,或间隔应用。
6. 壅阻型
主证:咽下完全梗阻或近于全梗阻,干呕或伴口吐粘液,舌绛干裂或黯淡胖太多津,苔黄而厚腻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开道通管,疏壅透膈。
方药:牛黄 1.5g ,白术 1.5g ,沉香 2g ,礞石 2g ,硇石 9g ,火硝 20g ,月石 20g ,冰片 6g 。共研细末,每次 1 含服,每日 5~10 次。
上述我们辨证分型的目的是为了临床用药的参考。在一个病人身上,可能以某一证型为主,某一证型为辅;也可能同时几个证型都存在;可能这一段时间是这一证型,而到另一段时间又是那一证型。故必须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阶段的不同主症,有的放矢地灵活组方用药。
( 三 ) 单方验方
治疗食管癌的单方验方,我国民间已积累了许多,在食管癌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冬凌草 50~90g ,沸水落石出冲泡加白糖,每天 1 次口服, 2~3 个月为一疗程。
2. 斑蝥 1 只,鸡蛋 1 只。先将斑蝥塞进鸡蛋内,蒸煮半小时,取出鸡蛋中斑蝥服食,每日 1 只。
3. 斑蝥 2g ,蜈蚣 10 条,大枣(去核) 12g ,山豆根炭 125g ,广木香 9g ,白糖 75g 。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 9g ,每次服 1 丸,每日 3 次。
4. 硇砂 10g ,月石 30g ,朴硝 20g ,青黛 20g ,冰片 5g ,木香 1g 。共研细末,每次服 3 ,每日 2 次。
功能:软坚散结,适用于食管癌梗阻严重者。
5. 开关散 牛黄 2g ,麝香 2g ,海南沉香 10g ,礞石 10g ,硇砂 10g ,火硝 30g ,月石 40g ,冰片 10g 。共研细粉,装瓶密封。每次 1.5g 含服,每日 5~10 次。
6. 治膈散 山慈菇 200g ,硼砂 80g ,硇砂 20g ,三七 20g ,冰片 30g ,沉香 50g 。共研细粉,每次 10g ,每日 4 次, 10 天为一疗程,后改为每次服 10g ,每日 2 次,以巩固疗效。
7. 消炎解痉液 0.25% 普鲁卡因 200ml ,疏酸庆大霉素 32 万 u ,麻黄素针 60mg ,山莨菪碱针 10mg ,地塞米松针 10~15mg 或泼尼松 80mg 研细面。上药共混匀,每次徐徐咽下 3~5ml ,每日 10 次。
(四)中成药
1. 冬凌草制剂 冬凌草片,每次口服 4 片,每天 3 次, 2~3 个月为一疗程。或冬凌草糖浆,每次口服 30ml ,每日 3 次, 2~3 个月为一疗程。
2. 斑蝥素片 每次 0.25~0.5mg ,每日口服 3 次, 240mg 为一疗程。
3. 消癌平注射液 100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3 500~4 500ml 为一疗程。
4. 华蟾素针剂 每次 4ml ,每日 2 次,肌内注射, 1~2 个月为一疗程; 10~20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30 天为一疗程。
5. 平消胶囊 每次口服 4~8 粒,每日 3 次。
6. 古稀胶囊 每次口服 2~4 粒,每日 3 次。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