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特别是我们国家,更是高发的地区。对于胃癌,我们了解多少呢?面对胃癌,我们又该做何态度呢?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以往在我国,胃癌是年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癌老大”。近年来随着肺癌的年死亡率迅速上升,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地区,肺癌的年死亡率已跃居第一位,胃癌退居第二位。然而,即便从“癌老大”变成了“癌老二”,胃癌的“杀手本色”却有增无减,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胃癌。
不论哪种癌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都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最重要的措施。具体到胃癌,患者该如何做呢?为此,笔者走访了在胃癌诊治领域有过深入研究的林三仁教授。
八年等来的结果:HP感染与胃癌有关
古代《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对付胃癌这一恐怖杀手,自然要对胃癌尤其是其致病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胃癌发生的地域性特点很明显。”当笔者问及胃癌的高危因素时,林三仁教授首先说道,“像毗邻的广东福建两省,胃癌的发病率就相差甚远,福建的发病率比广东要高得多。”林教授说,我国胃癌高发区的“走向”是从西北地区起,沿河西走廊、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然后向东到辽宁,之后沿着海岸线向下到山东半岛、安徽、浙江至福建。
至于胃癌的具体病因,林教授则说目前仍然不十分明确,但已发现许多相关因素,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
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关系十分明显,有胃癌家族史者的胃癌发病率,较无胃癌家族史者要高许多,因而如果家族成员中有胃癌患者,则应当特别警惕。
环境因素中,最为人们关心的是饮食因素。与胃癌发生相关的,主要包括摄入过多的油炸食品、熏制食品、腐败不新鲜的食品,这是由于这些食物中富含二甲苯芘、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质。
另外一个重要的致癌因素,则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幽门螺杆菌在1982年被科学家发现,但由于一些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最初医学界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是否有关存在争议。
为了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林三仁教授开始在胃癌高发区之一——山东进行大规模人群的干预调查,即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HP根除治疗,另一组则不进行根除治疗。在经过八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得到肯定的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这也就意味着HP感染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早期筛查:新技术带来新突破
一位读者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问道:“我最近经常胃疼、上腹饱胀不适,这是否意味着患了胃癌呢?”作为一名普通患者,都希望能从种种身体不适中找到癌症的蛛丝马迹,以期早期发现胃癌,这可行吗?
“早期胃癌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这已经是国际共识的了。”林教授语气相当肯定,“早期胃癌可能无任何症状,或者出现的症状与胃炎、消化道溃疡的症状并无差异,而且吃些抗酸抑酸的胃炎、胃溃疡药物也能缓解,因而这并不能排除胃癌的可能。所以,要从症状上区别是否患有胃癌,是不可能的。”
如此情况下,那岂不是难以早期发现胃癌了?
事实并非如此,要早期发现胃癌,林教授为读者提供了以下建议:如果在胃癌高发区,年龄40岁以上,不论是否有症状,应当定期查体。非胃癌高发区,没有症状者,3~5年应当做一次胃镜检查;有相关症状者,每年应当做一次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胃癌。30岁以下的人群虽然胃癌发病率低,但患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有人说“胃癌正在年轻化”。这些“年轻人”要早期发现胃癌,林教授劝告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应当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查。
目前胃癌的最终诊断,必须经过做胃镜钳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即病理诊断)才能确定。可是活检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费用较贵。而且,许多人对于胃镜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别说没有症状,即便真的有胃部不适,大多数人因为害怕胃镜检查那股“难受劲”,而不愿进行检查。因此将胃镜检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并不太合适。
为了寻找一种简便有效、更易为患者接受的检查方法来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手段,林三仁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即将在临床推广使用。
林教授所发明的检测方法称为“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即让患者吞服一颗一头系着引线的胶囊,这种胶囊里含的不是药品,而是用以吸附胃液的海绵,因而实际上是一种“胃液采集器”。在患者服下几分钟后,用引线将其提出,然后对所采集到的胃液进行荧光光谱检测。而胃癌患者的胃液荧光改变明显不同于胃内良性病变,特异性也很高,经过几千例的临床实验证实,该项检测的敏感度为84%,准确度为82%。如果加上胃液的潜血检查,则准确度可达到90%以上。
这种方法患者承受痛苦小、容易接受,且费用低廉,因而十分适合作为胃癌的筛查手段。检查后怀疑患癌的患者,再去做胃镜活检以明确诊断,就更有针对性。
萎缩性胃炎,难逃胃癌结局吗
今年58岁的老李,由于胃部不适到医院求诊。在做了胃镜检查后,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诊断让老李担忧不已,因为他曾听人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奏,最终将发展为胃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林教授告诉笔者,萎缩性胃炎是人老化过程中一种正常的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也会增多,同时肠上皮化生也会增多,因此老年人出现这两种改变是不足为怪的。由于老年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因而有人机械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认为萎缩性胃炎必然会导致胃癌。事实上,作为一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癌变的发生率确实比正常人高,不过,发生癌变的也只是少数(约3%),因而患者只需要严密的观察。
说到此,林教授特别提醒读者,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息肉及胃溃疡等等。但是癌前疾病并不等于癌,只是与癌有关。有这些疾病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定期检查,不必陷于癌症的恐慌之中。而癌前病变则是指病变本身就处在癌前状态,之后会发展成癌。按现代病理学的概念,能称得上癌前病变的,只有“重度不典型增生”一种。
“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就不用去理它吗?”笔者问道。
“也不是这样,因为萎缩性胃炎本身会给患者带来的消化道症状,像胃酸低、消化功能差、胃动力差等,会影响人的进食与健康,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尽量采取各项措施,比如注意饮食、对症治疗,以减缓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林教授答道。
胃癌治疗,不再局限于“开膛剖腹”
被确诊为胃癌之后,患者及家属最为关心的,就是该如何进行治疗。
“胃癌的治疗原则,首先是能切除就切除。”林教授说道。不过现在的切除手段不再局限于“开膛剖腹”型的外科手术切除,若胃癌在早期发现,可以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局部切除,而更早期的胃癌,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早期胃癌的理想手术方法,它仅仅切除胃黏膜,而不用切胃,创伤小,恢复快。这种手术方式目前在日本开展得很好。但是,这种技术却难以在国内得到很好的开展,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如此早期被发现的患者实在太少。
据林教授介绍,最适合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是隆起型、高分化、病灶小于2厘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患者。因为做这种手术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没有淋巴结的转移。可惜的是,国内患者在此期被发现的实在太少,令人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至于晚期胃癌,能手术切除也要手术切除,术后进行化疗,一般是局部化疗(腹腔内化疗)和全身化疗相结合。进行腹腔内局部化疗的最主要原因是,胃癌复发 最多的是在腹腔内,尤其是手术切口处(称为残胃癌)。进行局部化疗,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癌肿的复发、转移,同时也减少化疗的用药量,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
预防,并非无计可施
“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一条医疗原则,也是一切疾病治疗的最高境界。但是对于胃癌,能够做到治未病(即预防)吗?
“胃癌的预防是有办法的。”林教授明确地表示,“尽管遗传因素无法避免,但从环境因素着手,还是有许多可以做的。”
预防胃癌,林教授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建议:饮食方面,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少吃甚至不吃发酵的食物(如咸菜)、油炸烟熏的食品;少喝烈性酒(少量酒精对胃黏膜会有保护作用,然而饮烈酒、饮酒量大,则会损害胃黏膜);少喝浓咖啡;少吃刺激性食物;而清洁的饮水对预防胃癌也特别重要。
此外,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查出,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将之根除,也是预防胃癌的一项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