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目的 探讨双侧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生长特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1997年5月间收治5例双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约占全部听神经瘤患者的5%(5/92)。5例的首发症状均为耳鸣伴听力减退。来诊时除位听神经症状外,有多个颅神经和脑干受累的临床表现。2例有孤立的浅褐色皮肤色素斑,5例有数量不等、分布不一的其它神经纤维瘤。
5例中4例行一侧听神经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因脑水肿、高颅压、脑疝死亡。对1例术前、术后颅脑冠状位和轴位MRI检查表明,其肿瘤平均每年朝上下、左右方向各生长1.1 cm和0.7 cm。结论 双侧听神经瘤的治疗与单侧听神经瘤有不同。
双侧听神经瘤属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2型 (neurofibromatosis 2),又称中枢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central neuroficromatosis)或多发性双侧听神经纤维瘤病(bilateral acoustic neurofibromatosis)[1],1822年由Wishart首次报道。本病罕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0 000)[2]~(1/100 000)[3]。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不同于单侧听神经瘤。1987年6月~1997年5月我院共收治5例双侧听神经瘤,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87年6月~1997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和耳鼻咽喉科收入院治疗的92例听神经瘤患者中有5例为双侧患病,约占听神经瘤患者的5%。5例均为男性,年龄16~31岁,平均年龄23.8岁。
二、临床表现
5例首发症状均为高音调耳鸣及进行性听力减退。病史1~10年,其中4例5~10年。5例家族中均无类似疾患。来诊前在当地医院初诊为1例“食管神经纤维瘤”,2例分别为颈部及咽侧“神经纤维瘤”,其余2例为“听力障碍及耳鸣”。纯音测听均为双侧非对称性听力减退,1耳全聋,另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言语频率平均损失(50±11.2)dB。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检查5例双侧均示蜗后病变。
前庭功能检查, 3耳半规管功能减退、7耳丧失。就诊时5例均有走路不稳,头晕症状,其中1例有第IX、X颅神经受累,1例有V、VII、IX及X多个颅神经受累,1例有第VI颅神经受累表现。5例中2例背部和颈部有皮肤褐色素斑。5例均有多个其它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四肢、颈部及胸腹部皮下,个别发生于食管壁及咽侧壁。5例双侧听神经瘤的大小不等,瘤体直径最小者为2.0 cm,最大者5.0 cm。
三、手术方法和疗效
5例中1例只行颈部神经纤维瘤切除,另4 例接受单侧听神经瘤切除,其中3例术前在外院分别接受过食管、颈部及咽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为3例经乙状窦后枕下进路,并行脑室引流,另1例则经迷路进路,未行脑室引流。术中发现4例瘤体均有完整的包膜,与单侧听神经瘤相比血供更丰富,坚韧,与脑干及其周围组织粘连甚紧,难以分离。其中1例伴有第VII、X、XI颅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对2例行听神经瘤全切,另2例行听神经瘤次全切除术。1例术后1个月对侧听神经瘤行X-刀治疗,虽瘤体略缩小,但该侧听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接受听神经瘤次全切除的2例中,1例在3年内先后3次行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此例瘤体巨大,上极嵌入幕切迹,下极至枕大孔,且与周围组织粘连甚紧。该例第1次手术因术中出现生命体征变化,仅做瘤体部分切除和脑室引流术;
第2次手术因瘤体出血较多(约2 000 ml),只行瘤体部分切除终止手术;
第3次手术因瘤体与脑干粘连甚紧,只行肿瘤次全切除术。另1例经迷路进路,在术后3 d内先后行2次手术。第1次手术发现瘤体坚韧,易出血,因瘤体与脑干粘连甚紧只行瘤体部分切除术。
术后患者昏迷不醒,于术后24 h沿原手术切口行开颅探查术,见残留瘤体及小脑明显水肿,故行小脑及肿瘤部分切除术。术后因昏迷症状不缓解于2次手术后次日再次开颅探查行肿瘤次全切除术。第3次术后当日因高颅压、脑疝死亡。此例术前、术后未行脑室引流术。4例中术后无并发症者1例,出现不全面瘫者2例。听神经瘤术后随访时间平均4年,术后生存的3例中2例健在,1例失去联系。
四、肿瘤的组织学及生长特性
5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为雪旺鞘膜瘤。4例听神经瘤组织学特点与单侧听神经瘤者相同,每例标本均有Antoni A型及B型的组织结构。
例3术前及术后26个月(第3次手术后)进行了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以了解对侧听神经瘤的生长情况。冠状位以上下最大直径、水平位以左右最大直径计算,26个月期间肿瘤上下、左右方向分别增长2.3 cm(平均每年增长1.1 cm)和1.5 cm(平均每年增长0.7 cm,图2)。
讨论
双侧听神经瘤的病因不明,但现已明确本病系第22对染色体基因缺陷相关的疾病[4],具有外显率大于95%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任一受累者的子代其患病危险率为50%[1]。Glasscock等[5]报道的1例受累者4代、13人的家系中,患本病者5例。本组5例家族其他成员中无类似疾患,但仅依患者或其家属的供述,难以排除家族成员中有潜在受累者的可能。
鉴于本病的遗传学规律,对此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家系调查,也有必要做遗传学劝告。本病的发生与性别关系不清楚,本组5例均为男性成人。首发症状均为耳鸣及听力减退,其病史长达5~10年者4例。来诊前在外院初次就诊的主诉3例为其它部位的神经纤维瘤,2例因听力障碍和耳鸣,但均以药物中毒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治疗。
就诊检查及术中发现,4例肿瘤体积直径均超过4 cm。就诊迟的原因,一是患者只注意治疗易被发现的其它部位的肿瘤;二是被医师漏诊。早期诊断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遇有双侧感音神经性聋伴耳鸣患者,应做全面的物理及影像学检查,寻找与本病相关的其它体征,以获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组5例均有头晕及不稳感,但无发作性眩晕,此可能与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前庭功能逐渐被代偿有关。除上述位听症状外,3例还表现其它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嘶、咽下困难、面部及肢体麻木、斜视及视力障碍等。1例术中发现除听神经瘤外,在VII、X、XI颅神经上也生长多个串珠状肿瘤。因此,上述症状系较大的瘤体致高颅压或直接压迫邻近颅神经及脑干,或其它颅神经本身受累所致。
有文献[3]报道皮肤色素斑在I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中约占95%,而在本组的发生率为2/5,且色素斑的数量较前者少。本组2例色素斑均呈浅褐色,分别孤立发生于背和颈部,符合本病色素斑的特征。本病还可发生其它部位神经纤维瘤及颅内的脑膜瘤、胶质瘤以及晶状体混浊,其它神经纤维瘤的发生率约为20%[6]。本组5例均有皮肤或皮下神经纤维瘤,数量不等,少者1个、多者达10几个。
ABR和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本组5例ABR均示蜗后病变,前庭功能检查均示半规管功能低下或丧失。据文献[7]介绍若肿瘤源于前庭神经上支,冷热反应减弱的程度与肿瘤大小呈正比。
本病属威胁生命 、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 手术切除是根除病变的主要手段。虽然双侧听神经瘤的组织学特点与单侧听神经瘤相同,但前者对周围组织的侵害性大于后者。4例术中发现瘤体质地坚韧,血供丰富,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甚紧,难以全部切除。因此认为,对本病,特别是处理较大肿瘤时,对手术难度及其危险性应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其术式及术耳的选择应依术前听力、肿瘤大小、年龄及患者的要求等进行选择。
本组4例中1例经迷路进路,余选择乙状窦后枕下进路。两种进路各有利弊,前者利于通过骨性标志确定面神经外端,并直接暴露桥小脑角;后者利于暴露和分离肿瘤与脑干之间的界面。5例中有1例行对侧肿瘤X-刀治疗,治疗后虽瘤体略减小,但听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据文献[8]介绍X-刀治疗可致全聋和迟发面瘫,其面瘫率高于肿瘤部分切除术或内耳道减压术,要慎用。
1例因术后发生脑水肿、高颅压、脑疝而死亡。从此例吸取的经验教训是:① 本病瘤体较大者的颅内空间小,一旦术后发生脑水肿,则无缓冲空间,故对此类患者在术前或术中需行脑室引流,术中应尽可能多切除瘤体,以增加缓冲空间;②对瘤体较大者,以乙状窦后进路较迷路进路为宜。
一般认为听神经瘤生长缓慢,但至今就肿瘤增长速度方面尚未见有效的资料,无法预测已知肿瘤的预后。我们对例3在第1次术前和第3次术后进行了颅脑MRI检查。结果表明26个月间对侧听神经瘤朝上下、左右方向分别增长2.3 cm和1.5 cm,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1 cm和0.7 cm。提示本肿瘤生长较快,但就本肿瘤的生长速度以及与单侧听神经瘤的不同特点,尚待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