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范围广,且肿瘤的部位深,组织结构复杂[1],来源及种类繁多[2],声像图无特异性,因此,诊断比较困难,如何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断是超声诊断的新课题[3]。为了探索腹膜后肿瘤的成像规律,提高超声对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我们对15例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结构进行了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均系1992年3月~2003年11月的住院病人,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2岁,肿瘤最小为4.5cm×3.0cm×2.5cm,最大25cm×25cm×15cm,全部病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1.2 方法
使用ATL产的Ultramark-9及HDI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工作频率3.5MHz,重复频率2000Hz,壁滤波100,取样容积2mm,校正角0°~60°。上腹部肿块要求空腹探查,下腹部肿块要求充盈膀胱。检查时患者体位根据肿块的位置要求平卧、侧卧或俯卧位,探头行纵、横、斜切扫查。仔细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包膜、内部回声以及肿瘤的部位、肿瘤与周邻脏器、大血管之间的关系、有无转移灶。
2 结果与分析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15例腹膜后肿瘤有关资料如下。
2.1 腹膜后纤维瘤
切面观:呈灰色。声像图征象:于胰腺上方可见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有完整包膜。
2.2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
术中见后腹膜肠系膜上有大小为5cm×4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晰。切面观:呈鱼肉样改变。声像图征象:腹膜后可见椭圆形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有完整包膜。
2.3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术中见:左中上腹膜后可见25cm×25cm×15cm的肿块,表面血管迂曲成团,呈海绵状,并与脾、横结肠、左侧腹壁广泛粘连,左肾门扪不清,左肾被肿块包裹。切面观:呈多彩状。声像图征象:左上腹可见结节状低回声区,内部呈强光斑和光团,边界模糊不清。
2.4 黄色肉芽肿
术中见:左上腹膜后有一巨大的肿块,大小为20cm×24cm,横跨脊柱,肿瘤剖面呈均匀的灰白质节结状,表面凸凹不平、质硬、边界不规则,侵及腹主动脉及左肾上中部,有粘连。切面观:呈灰白色,质脆,其结构主要由瘤细胞和纤维组成。声像图征象:左肾后下方,脾肾之间可见10cm×7.3cm的低回声光团,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伴有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左肾上中部受压推挤。
2.5 腹膜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是儿童期特异的肿瘤,原发于腹膜后的少见,本例位于右上腹膜后,肿瘤呈巨大的结节状肿块,有包膜,部分切面呈灰白色,质均,部分呈编织状及粘液样变性。其声像图征象:肿瘤呈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上部分为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下部分为实质性非均质性回声区,其内为强光点及光斑与低回声交错排列为特点,肿瘤内星点状彩流,肿块周边血流丰富,呈高速低阻血流,以上肿瘤均为1例。
2.6 恶性畸胎瘤
由三个胚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化不良的胚胎组织所构成的恶性肿瘤。术中见:右上腹膜后巨大肿块,大小为20cm×20cm×10cm,质硬、内有骨质样物,包膜完整,下腔静脉位于其表,肝脏推向前方,右肾向下移位。切面观:呈黄色实质区,约1/3的区域为大小不等的囊腔,内有油脂、毛发、脂肪和骨质。声像图征象:右上腹膜后见巨大圆形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有包膜,内部以强回声光点及光斑为主,部分区域为低回声和无回声区,右肾受压明显。肿瘤内彩流丰富。
2.7 神经鞘瘤
术中见:腹主动脉左侧有8.0cm×9.0cm大小的包块,质软,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声像图征象:在左肾下后方可见11.3cm×9.4cm大小的椭圆形的囊实性混合性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可见强回声光斑及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肿块与左肾有粘连。
2.8 恶性神经鞘瘤
本病少见,易发生粘液变、囊性变、出血及坏死。术中见:腹膜后椭圆形肿块,体积大小为18.5cm×15.0cm×10cm,包膜不完整,多房性,与空肠及部分大网膜粘连。切面观:呈鱼肉状,花色,中央见不规则囊腔。声像图征象:于髂总动脉前方见一大小为10.9cm×14.5cm×13cm的类圆形的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包膜完整,其内以强回声光点和光斑为主,间夹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肿块似有包膜,腹主动脉受压。
2.9 神经母细胞瘤
多见于幼儿,腹膜后的发病率仅次于肾上腺,几乎总是位于肾旁。术中见:腹膜后球形肿块与周围组织及腹膜致密粘连,质脆、易出血。切面观:可见出血和坏死灶。声像图征象:腹膜后可见分叶状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其内呈低回声为主,间夹有强光点及光斑,部分区域呈不规则的无回声,边界模糊,肿瘤内部可见散在的彩流,周边可见丰富彩流绕行。腹主动脉被推向前方。以上各1例。
2.10 腹膜后恶性间叶瘤
此瘤颇为罕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各种间充质按任何比例混合,而混合的方式可紧密交织、均衡镶嵌或以小片灶、大片灶不规则地混杂。术中见:肝下可见20cm×20cm×21cm的肿块;切面观:呈肉红色、松脆、软,与肝、胃明显粘连,下与脊柱粘连。声像图特征:于左叶后方可见分叶状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内部以强回声的光点和光斑为主,辅以低回声背衬,边界模糊不清,其内少彩流,后缘对下腔静脉有压迫。
2.11 化学感受器瘤
较少见,多发生在20~40岁,常发生在腹主动脉周围。术中见:肿块位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大小约4.5cm×3.0cm×2.5cm,肿瘤呈椭圆形,切面观:呈灰白色或灰红色,伴有坏死、出血和囊性变。声像图征象:类圆形的非均质性的低回声光团,内部可见强回声的光点及光斑,若有玻璃样变时,相应区域呈无回声区,有完整包膜,其内及周边彩流较丰富,肿块对腹主动脉有压迫,下腔静脉部分受压。另外,淋巴肉瘤、腹膜后转移性肿瘤以及神经鞘瘤亦呈低回声肿块。
2.12 节细胞神经瘤
为罕见的良性肿瘤,术中见:左侧腹膜后类圆形肿块,来源于神经组织,有大结节,大小为13cm ×10cm×10cm,质硬,压迫主动脉并与之粘连,包块完整。切面观:呈灰白色,可伴有粘液样变性及钙化;声像图征象:低回声圆形肿块,其内可见分布尚均的强光点及光斑,有完整包膜,其内彩流少。肿块对周邻脏器及血管有推挤。以上肿瘤各2例。
3 讨论
3.1 腹膜后肿瘤好发部位与病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照观察,我们发现少见的腹膜后肿瘤好发部位与其病理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1)一般来说,儿童腹膜后肿瘤大多来自肾、肾上腺或交感神经节,而节细胞神经瘤发生在肾周围或腹主动脉附近;神经母细胞瘤多位于肾上腺内、少数位于椎旁交感神经链,几乎总是位于肾旁,与肾脏明显分开[4]。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0%发生于腹膜后,主要分布于生殖泌尿系统及胆道等处,可出现粘液样变性。
(2)沿腹膜后大血管走向分布的肿块多见于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多发生在腹主动脉附近,与动脉关系密切,如在腹主动脉与髂总动脉分叉处和肠系膜动脉分支处等,好发于中年成人,小儿罕见;
(3)位于中腹部及侧腰部腹膜后肿块可见于神经鞘瘤等;
(4)下腹部腹膜后多见于畸胎瘤及黄色肉芽肿等,而黄色肉瘤多见于中年人;
(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则多见于老年人,四肢多见,腹膜后少见。显而易见,熟悉这些规律,对正确判断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特点是有帮助的。
3.2 声像图征象与病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10%~15%软组织肿瘤位于腹膜后间隙,其中85%是恶性肿瘤,由于组织来源复杂、病理类型多,因此,声像图表现差异较大。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肿瘤内部回声与肿瘤内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状况、细胞成分与间质成分的比例、纤维组织与血管的多少以及肿瘤内有无出血、变性、坏死有一定关系。
由于50%的腹膜后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因此,声像图基本特征是以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若合并有坏死、出血、囊性变、钙化等情况,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及光斑。由于肿瘤内的各种组织成分的比例不同,腹膜后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可分为:
(1)实质性中强回声光团:是由于肿瘤内的结构紊乱,实质内界面声阻抗不一致所致,如腹膜后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节细胞神经瘤、恶性间叶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2)实质性低回声光团:多为结构比较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彼此之间声阻差较小,如腹膜后纤维瘤、化学感受器瘤、黄色肉瘤等。
(3)实质性混合回声光团:实际上是实质性肿瘤内出现液化、坏死、出血及钙化后,造成肿瘤内部结构紊乱,参差不齐,呈混合性肿块,其内可见无回声及强回声,如恶性畸胎瘤、腹膜后恶性神经鞘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或其他肿瘤有液化、坏死、出血及钙化时。在彩色多普勒探查中,恶性肿瘤内常可探及彩流和搏动性频谱,其阻力指数RI>0.65时可作为原发性恶性腹膜后肿瘤的特征[7]。
综上所述,肿瘤组织结构的变化是引起声像图多样性变化的重要病因,尽管超声显像不能对腹膜后肿瘤作出病理学诊断,但是,熟悉病理变化与声像图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识别腹膜后肿瘤的病理性质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对于某些有典型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者,超声显像是可以作出定性诊断的。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