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涎腺混合瘤的病理是什么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 分享到:

    涎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涎腺中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50%以上,是一种局限、有不同厚度包膜的良性肿瘤。病理组织学最主要特点是肿瘤性上皮细胞呈片块状或条索状,排列成腺管样或分散在粘液和软骨样基质中,过去认为肿瘤的上皮来自外胚叶,而粘液和软骨样组织则来自中胚叶,故取名为混合瘤。

    实际上,肿瘤仅来自涎腺上皮,并无中胚叶组织的参与。粘液和软骨样物质是上皮的变性,而非真正的间叶组织来源。混合瘤一词已成为习惯上的用语。并不表示其组织学来源。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涎腺肌上皮细胞对涎腺混合瘤的组成和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涎腺混合瘤主要由两种细胞所组成,即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来自腺管上皮,有从闰管样细胞到表皮样细胞的各种类型的上皮细胞,而主要来自闰管上皮。

    粘液和软骨样组织是由上皮性的肌上皮细胞所产生,由于肌上皮细胞参与肿瘤的组成,造成涎腺混合瘤组织形态上的多样化,因此称为多形性腺瘤。近年来,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混合瘤的软骨样组织中有真性软骨细胞,以及上述的肌上皮细胞可产生间质性粘液等情况,对肌上皮的性质、肿瘤的组织学来源以及混合瘤一词的真正含义又有所争论。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