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石家庄庙会
正月初八庙
是石家庄村西七里湾庙(今市政府西院东侧)庙会。庙中有个阎王殿,农历正月初八这天为阎王过生日。附近二三十个村子的善男作女,手捧香纸、打着缨幡,非常虔诚地到阎王殿来烧香。小伙子们则敲锣打鼓前进香。休门和粟村等村庄的人们还敲着特制的大鼓(直径2米多,由20多人拉走)前来进香。庙会只半天,所以没有大商贩来参加,只有一些小商贩临时摆摊售货,下午就结束了。
四月庙
是农历四月初六到四月初九的“七里湾庙”庙会,仍是为十大阎罗进香。阎王殿里熙熙攘攘,一些老人前来磕头烧香,虔诚地祷告。庙会上,商贩难点特别多。卖洋广货的、卖玩具的、卖日用杂货的、卖绸缎布匹的,还有的卖估衣的,一行行一排排到处都是。农历四月初,正是准备麦夏的时候,庙会上农具生意异常兴隆
二月庙
从农历二月十七到二月二十,二月十九庙是正日子,所以又叫“二月十九庙 ”。这个庙叫“老母庙“。庙不大,”送子观音“雕塑得栩栩如生,全身披红,稳坐莲花瓣内,童男童女并立两旁,屋顶和四壁全是彩云。这里的香火常年不断,尤其是二月庙会这四天,烟火熏人,上供的馒头糕点一盘接一盘,油钱大把大把地往簸箩里扔。庙头必须不断地把供品和油线收走。附近村庄的农民经常到这里来“套小子”,孩子到了十二岁那年,还要到庙里来上供、烧香、送油钱,这叫“圈锁”。
“二月庙”会场有时在石家庄村西空地(现在清真寺街西边),有时在村北空地(现在兴凯路北边铁路四十五宿舍附近)。戏只有一台,但是杂耍和摊贩特别多,还有大马戏团,酒棺、饭馆和茶馆到处都是。白天有各村的会班子到街上演出,一天不下几十场,最多时达到二三百场。方圆50里,村村都出会班子。农历二月十九晚上还有大型的花灯会。有大盆莲花灯、荷花灯、菊花灯、腊梅花灯。有花灯船,有十几个耍的龙灯,有狮子滚绣球,有火龙。附近留营村技术高超的纸糊匠,献出绝技,扎出的花灯,会唱会动作,装有活动机关,如关公斩蔡阳,一刀下去,人头就削下去了;又如木莲僧救母,一刀劈下,山崩地裂,焰火中出现了他的母亲。
“谢雨戏”庙会
每逢夏季天旱,人们就到龙王庙里(龙王庙位于现在北后街和西横街交叉点的西北角)去求雨。有进把龙王抬出来游街,抬着整猪整羊到滹沱可边去祷告。求雨多在农历六月间;此时华北地区濒临雨季,即便是旱上一段时间,终究是要下几场雨的,下雨就算龙王显灵了,所以秋后就得唱“谢雨戏”。谢雨戏的会场上设有主持人办事的地方,村里百姓都按地亩多少去交钱,作为庙会的开销。大多是一台戏,戏台周围设有一些商贩摊点,说书的、卖唱的、马戏团等也都在会场周围演出。这种庙会没有香火。
打醮本是道士设坛做法事的宗教仪式,到清末民初,演变成一种庙会,在石家庄周围盛极一时。比较有名的是振头打醮和三简良打本醮。
振头打醮旧历二月初铺坛,初五结束。会场设在振头村东北,规模很大。赶庙的群众,满街塞巷。打醮所酬谢和供奉的神像,人们称为全神,布面彩绘,儒释道各种神像,卷卷成轴,能装数十箱,平时由一人保存,用时请出张挂。
1924年振头的打醮活动,轰动了整个获鹿县,影响波及到附近各县,以至正太、京汉铁路,在四天里,定期定时地开列专车,运载赶庙逛会的人。会场上的九台大戏,听到鸣放铁炮,一齐敲锣开场,台前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四天里,每日清晨,不下百十来村的社火杂耍,陆续地沿街表演,最后到达会场神棚前面。闹到黄昏才散场,鼓钹齐鸣,欢天动地。这次打醮,后来有艺人编成快板,在大戏上演唱,来反映它的红为热闹。
三简良打醮 即东、西、南三个简良村的联合打醮。时间的旧历二月十二日,前后共四天。这三个村都坐落在石家庄市大郭村飞机场的南边,三个村相距各三四里,中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旷地带,打醮的会场就职设在这里。1926年的活动三简良人们扬言,一定要盖过振过,振头是九台大戏,我们要摆上十台大戏,会场上的全神大棚和村内的各个落驾棚,各种布置和摆设,也不次于振头。果然,会期一到,十出大戏扇面形地摆在了全神大棚的前面。参加庙会的各村社火中,有留营村多年不演的活动大花灯(如劈山救母、斩颜良诛文丑的花灯),还有南新场面的大粮船(高长各有三丈,外面罩以彩绘的布质船舱,下边用人力小车推动)。可是毕竟是军阀混战的年头,三简良的打醮,规模是比振头多了一台大戏,会场面积也大一些,但是显着太空旷,各村的社火不如振头多,赶庙逛会的人,更不象振头村那新拥挤不堪。
石家庄一带庙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284个,估计有400个左右。其中栾城县有84个庙会,每年正常活动者81个;行唐县有51个庙会,每年活动者46个;平山县庙会最多,达98个,都在正常活动;井陉县挂云山庙会一年进行4次,是次数最多的庙会。全市每年庙会活动大约700次左右,形成广大农村和部分市区村落中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
祖宗崇拜是庙会活动的首要内容。新乐市何家庄的人祖(伏羲、女娲)庙会,赵县双庙的哥姐庙会;行唐县许由村三月初三的许由庙会等,都是对人类祖先的祭祀活动。
地方民间诸神的庙会祭祀活动也比较普遍。已知有栾城县王村七月十八的石姑姑庙会,藁城耿村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平山县南西焦村二月二的杨五郎庙会,晋州塔上村五月十三的西瓜庙会和该市西关七月十五的魏征庙会等。
更多的是对儒道佛三家神圣的祭祀庙会。比如,新乐市笔头村就有二月二十八日的孔圣庙会。各县市普遍都有道教的玉皇庙会、王母庙会、真武庙会、三官庙会、龙王庙会、关帝庙会、药王庙会等;也有供奉佛家的庙会,如封龙山白草寺庙会等。影响最大的是苍岩山三月的三皇姑庙会。三皇姑的影响在山西、河北都很大,人们去游山看水,顺便上些油钱也很平常。近年来,苍岩山庙会每年三月会期一个月,日上万人。各县城的庙会都普遍比较大。如晋州市九月九庙会,日上十万之众;高邑县城五月二十八玉皇庙会,可以日上二十万人。
现在的庙会活动,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商品交流活动渐渐成为人们赶会上庙的主要内容。比如晋州九月九庙会,人们都已忘记是敬什么神仙了。近查地方志方知,一说是尼姑庙会,敬的是佛爷,一说是为了庆祝丰收而设,原称为钱粮开柜庙会。
(责任编辑: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