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大肠癌治疗的同时,更注重大肠癌的预防。大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为此对于大肠癌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一、慢性大肠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的大肠癌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5~10倍,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病以及克隆病发生大肠癌者比同年龄对照人群高。据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常可形成炎性息肉,进而发生癌变,但所需时间较长,比结肠息肉的大肠癌发生率为低。女性生殖系癌经放射治疗后,常引起放射性直肠结肠炎,少数可发生癌变。慢性血吸虫病,因肠壁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可能导致肠粘膜慢性溃疡、上皮增生、炎性息肉形成,进而引起癌变。
二、高脂肪饮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肠癌高发国家的饮食以高脂肪为特点,而低发病率国家的饮食中脂肪含量均较低。我国上海市的研究也发现,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中脂肪的增加有关。入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可以引起大便中胆酸代谢产物(去氧胆酸、石胆酸)、胆固醇代谢产物(类固醇与类固酮)以及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加,这些或是致癌物或是促癌物,都可能导致大肠癌。所以,脂肪饮食过量,与大肠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三、吸烟、酗酒
吸烟、过度饮酒与大肠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过度饮酒者的大肠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普通人群,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过度饮用都会增加大肠癌发病的危险性。虽然吸烟貌似与大肠癌的发病没有多大关系,但吸烟的人,罹患大肠癌的危险性还是要比普通人高。现代人因工作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一些应酬活动。应酬中吸烟、饮酒往往多于平时,这也可能是造成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一个因素。
四、遗传因素
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此外,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也是大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钼是硝酸还原酶作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当土壤中钼含量减少或缺乏时,可使植物中的硝酸盐积聚,硝酸盐是形成亚硝胺的前身。原发性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也能成为本病的致病因素。
(责任编辑: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