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白血病抑癌基因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近期主导研究发现了一个在急性白血病病人中有较常见突变的抑癌基因,且揭示其功能异常与多种不同致癌基因之间的协同作用,因而为研发白血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项白血病抑癌基因新成果10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上发表。该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以及天津市科委多个重点基金资助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程涛、竺晓凡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王前飞等率领的多个团队合作完成的。

    他们通过对一个混合谱系白血病(MLL)患者及其正常同卵双胞胎的血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罕见的功能性MLL-NRIP3致癌基因和H3K36三甲基化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2的遗传突变。

    程涛说,MLL白血病发生率占婴儿白血病的70%、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以上,带有MLL重排基因的病人预后差别较大。通常认为这与除MLL融合基因以外的变异基因有较大关系。该研究表明SETD2是白血病的新抑癌基因,而且SETD2-H3K36me3通路的功能破坏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种新的表观遗传机制。

    程涛介绍,当前癌症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多种致癌基因或机制如何协同导致细胞恶变。他们的发现将促进对白血病乃至其它癌症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助于临床药物开发。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