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多食果蔬可防乳腺癌复发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多吃果蔬、纤维类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几率。

    美国研究人员18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告说,一项历时7年、针对3000多名妇女的研究显示,少食高脂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的饮食方法,并不能防止乳腺癌(如何治疗乳腺癌)的复发。

    此前,很多人相信,每天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能够降低患癌症的危险性。美国农业与卫生部门因此推荐每日吃5份蔬菜和水果。但由政府资助的这项最新研究却显示,这样的饮食方法对预防癌症并没有多大益处。

    主持研究的加州大学公共健康学教授埃伦·戈尔德指出:“处于乳腺癌早期并有潮热现象的女性存活几率更高,癌症复发的风险比那些没有潮热的患者更低。”如患者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较高,出现潮热的可能性就低,而雌激素含量下降,潮热现象就会出现。对这两种情况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要区别对待。

    研究人员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纤维、更少脂肪,另一组人每天食用5份果蔬。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会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

    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食用大量果蔬后,能将复发风险降低31%,而已过绝经期的妇女如以果蔬为主,其复发风险更会降低47%。

    据美联社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胡萝卜素可以降低乳腺癌再次发作的危险,在乳腺癌得到治疗之后,那些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的妇女再次患上乳腺癌的机率更低。

    以前的研究在哪种营养具有保护作用方面与现在的研究结果有一些矛盾的地方,不过,研究人员指出,所有的水果和蔬菜对防治癌症都有好处。

    参与这一新的研究的人员对1500名妇女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妇女在乳腺癌早期阶段就得到治疗,在平均治疗两年后对她们进行检查,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血液中类胡萝卜素成份较高的妇女都是吃水果和蔬菜更多的妇女,而类胡萝卜素可以有效上防止乳腺癌再次发生。

    大约7年后,那些血液中含类胡萝卜素水平高的妇女再次患乳腺癌的危险比那些血液中类胡萝卜素水平低的妇女再次患乳腺癌的危险要低43%。

    由于正常的饮食中也可以提供类胡萝卜素,所以研究人员对那些类胡萝卜素主要来自普通饮食中的妇女进行了单独的分析。结果是一样的,只吃普通食物所获得的胡萝卜素不足以降低乳腺癌的重复发作。

    许多年来,致力于预防初次癌症和癌症复发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关注特别的营养素和植物性化学物质对防治癌症的好处,比如维生素C、贝它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一种主要来自西红柿的类胡萝卜素)以及类黄酮等,这些物质中有很多是抗氧化剂,可以阻止或者修复那些有可能促进癌症发展的受损细胞,抗氧化剂还能够影响一种特别的酶的活动,这种酶可以控制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活动,而且还能够解毒。

    以前对蔬菜和水果的消费与初次得癌及癌症复发危险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有矛盾之处,有些研究认为水果蔬菜具有保护作用,另有一些研究认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以前的研究部分问题可能是依赖对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自我报告,人们往往不能准确地报告自己到底吃了什么,或者吃了多少。

    而且以前的研究使用的食物中类胡萝卜素和其它植物性化学物质数据库也不完备,而现在的研究使用的是更加可靠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测量血液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析这些物质的作用,因为它们就存在于人体中。

    尽管类胡萝卜素主要在颜色为橙色、深黄色、深绿色以及红色的蔬菜和水果中被发现,但新的研究却并非鼓励吃太多这类的蔬菜和水果,由于我们食物中的绝大多数类胡萝卜素是来自蔬菜和水果,血液中的类胡萝卜素水平显示出蔬菜和水果的总体消费情况。

    类胡萝卜素本身也许不会拥有该研究中所说的所有的保护作用,但颜色为蓝色、紫色、浅绿色甚至白色(比如葱头)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其它的物质,对人体也有保护作用。这一研究关注的是更广泛的产品,建议大家把蔬菜和水果作为日常的主要食物。

    另外,蔬菜和水果也不是癌症不再复发的唯一因素,在这一研究中,体重对控制癌症复发问题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他的研究人员说,三个因素可以控制乳腺癌的复发:健康的体重、在第一次癌症诊断后体重不再增加、身体活动。为了降低癌症复发的危险,应该把这些因素与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