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警惕高血压背后的隐形杀手主动脉瘤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 分享到:

    专家同时指出,中国腔内治疗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需要加强培养腔内治疗医师队伍。

    据与会专家介绍,主动脉瘤病发前,很多病人并无症状,动脉瘤突然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前不久,已故巨星邓丽君的胞弟、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邓长禧,在上海因腹部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量出血,急救10余小时后宣告不治,年仅54岁。据国外文献报道,主动脉瘤的总体死亡率高达70%-77%,一旦动脉瘤破裂,24小时生存率仅50%。

    现在,这颗“不定时炸弹”更多地出现在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体内,如何有效预防、及时治疗,摘除“炸弹”已引起心血管疾病专家的关注。

    中国解放军总院的郭伟教授说,在中国,预计胸主动脉瘤约有10万患者,腹主动脉瘤约有30万患者。在中国,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而中国由于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较高,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因此主动脉瘤发病率比国外高出很多。

    多数动脉瘤破裂前没有症状,一些腹主动脉瘤患者可触及搏动性包块,但体形肥胖者不易察觉。按现有病人量和每年得到治疗的病例来看,现在得到治疗的病人不足千分之一,因此,提高广大人们群众和更多的临床医生对主动脉疾病的认识尤为重要。郭伟教授呼吁:“关注主动脉,呵护人体血液运输的主干线,避免生命中因不经意而留下的遗憾。”

    迄今为止,尚无治疗动脉瘤的有效药物。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是预防动脉瘤破裂、挽救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由于没有合适的血管替代物,动脉瘤曾经是不治之症。北京安贞医院陈忠教授介绍,腔内修复术成为继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与人工血管置换术相比,腔内修复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给那些无法耐受手术的动脉瘤患者带去了福音。在腔内修复手术当中,主动脉覆膜支架是手术效果的关键。

    1991年阿根廷血管外科医生Parodi率先实施了世界首例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之后随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日趋完善。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开始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到中国,如Valiant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和Talent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为主动脉瘤患者提供了常规外科血管修复术之外的一种新的、微创的方法。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