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辨证分型治疗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 分享到:

    1.肝经湿热型

    证候:带下赤白,黄浊有臭味,阴道流血淋漓,心烦口苦,胸闷胁胀,口干纳少,舌红苔腻,脉数或弦细。多见于初、中期病人。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和脾。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0g,柴胡10g,栀子15g,黄芩15g,生地15g,泽泻15g,车前子10g,当归15g,甘草10g,半枝莲15g,败酱草15g,薏苡仁30g,茯苓15g,白术15g。舌质黯加三棱10g;口苦心烦加赤芍10g,茵陈15g;热毒炽盛者加白花蛇舌草15g,鱼腥草30g。水煎服,日1剂。

    2.气滞血瘀型

    证候:神疲乏力,面色晦黯,形体消瘦,肌肤甲错,包块坚硬,推之不移,疼痛拒按,阴道流血,五色带下,味秽臭,二便不畅,尿少色黄,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或弦细。多见于阴道肉瘤。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结。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30g,茯苓10g,赤芍15g,桃仁15g,丹皮15g,当归20g,川芎15g,三棱10g,莪术10g,川楝子15g,龙葵15g,没药10g。水煎服,日1剂。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