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很多人听到胃泌素瘤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胃泌素瘤在临床是很少见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胃泌素瘤发生后其危害是很大的,带给患者很多痛苦。为了防止胃泌素瘤的发生,大家要了解胃泌素瘤是怎么回事,在生活中做好其护理与预防工作,下面一起来看看胃泌素瘤的详细介绍吧!
胃泌素瘤概述
胃泌素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消化性溃疡
胃泌素瘤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消化性溃疡,见于90%~95%的胃泌素瘤病人,其临床症状常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病人类似,但症状呈持续性和进行性,对治疗的反应较差。
胃泌素瘤病人上消化道溃疡的分布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近,大约75%的胃泌素瘤病人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第1 段,胃溃疡较少见。约有1/2~2/3 的胃泌素瘤是恶性的,胃泌素瘤恶性程度最可靠指标是他们的生物学行为,即肿瘤是否有转移,而组织学改变与生物学活性则无明显联系。
2、腹痛
是由于消化性溃疡所致。90%~95%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可产生消化性溃疡,可有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这是由于胃泌素强烈而持续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大批分泌所致。75%溃疡产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和胃窦小弯侧;25%产生于非典范部位,如食管下端、球后十二指肠及空肠等处。溃疡常呈单个,也可多个,直径通常<1cm,少部分可>2cm。40%~50%肿瘤患者可产生消化性溃疡的并发回纳症,如出血、穿孔、幽门阻塞和胃-空肠-结肠瘘等。肿瘤患者在胃大部摘除肿瘤术后,溃疡极易迅速复发转移,常产生于吻合口或吻合口远真个复发改变性溃疡。与普通消化性溃疡比较,本病溃疡的特别症状是:固执、多发、非典范部位,并发回纳症的产生率高,胃大部摘除肿瘤术后溃疡迅速复发转移。
3、腹泻
1/4~1/3的肿瘤患者伴有腹泻。部分病例腹泻可产生于溃疡产生时,可为本病的初发症状或唯一症状。5%~10%肿瘤患者仅有腹泻而无溃疡存在。腹泻常呈大批,水样和脂肪泻。逐日可10~30次,其量可达2500~10000ml。重要者可产生水及电解质混乱,而呈现脱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胃泌素瘤如何治疗?
1、外科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胃泌素瘤是胃泌素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治疗目标是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消除高胃泌素分泌、高胃酸分泌和消化性溃疡,保护患者免受恶性肿瘤的侵害。术前应作胃泌素瘤的仔细定位和评估,除有手术禁忌证、拒绝手术及有多发肝转移已不可能手术切除者外,其他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如果手术探查未发现转移灶或转移只限于淋巴结,则患者死于肿瘤转移的可能性不大。
肝转移是预后不良的征兆,近20%~30%患者在诊断时已有肝转移,肝转移的患者中有15%限于一叶。有认为肝内转移灶行积极切除临床反应较好,若转移性胃泌素瘤只限于肝一叶,完全切除被认为是安全可行的。转移灶限于肝的患者也可行肝移植术,但是否提高生存率仍未确定。也有报道单个原发于肝脏的胃泌素瘤,通过彻底切除肝肿瘤灶达到治愈。对合并MEN-Ⅰ的胃泌素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合并MEN-Ⅰ的患者不宜行手术治疗,因为这些肿瘤具有多形性和多中心性。切除胃泌素瘤后既不能治愈也不能使血清胃泌素水平恢复正常。
2、内科治疗--服用药物
胃泌素瘤患者内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止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基础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使用。所有胃泌素瘤患者都应周期性滴定胃酸浓度以决定制酸药的用量,应达到在下一次给药前将胃酸分泌降至低于10mmol/h 水平。
(1)质子泵抑制药: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通过与壁细胞的H+-K+ATP 酶不可逆结合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其效果可持续超过24h,很多患者可每天给药一次。
(2)H2 受体拮抗药:H2 受体拮抗药的问世,使胃泌素瘤病人的内科治疗成为可能。H2 受体拮抗药可缓解症状,减少酸分泌和治愈溃疡。
H2 受体拮抗药对血清胃泌素水平和胃泌素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影响。胃泌素瘤病人对H2 受体拮抗药治疗开始敏感而后耐药者并不少见。经过长期治疗观察,发现50%的病人对H2 受体拮抗药治疗失败,且经H2 受体拮抗药治疗后,其症状控制与否与溃疡治愈或复发无明显相关。因此,有学者建议H2 受体拮抗药或其他制酸剂的使用剂量应使服用下一次制酸剂前1h 的胃酸量低于10mmol/h。H2 受体拮抗药与抗胆碱能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H2 受体拮抗药减少胃酸分泌的疗效。
胃泌素瘤如何预防?
1、忌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导致胃炎和溃疡发生。临床所见长期紧张焦虑和精神抑郁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2、忌酗酒无度、嗜烟成癖
酒精会使胃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而形成溃疡。长期饮酒还损害肝脏,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发生也与酗酒有关,这些损害反过来又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吸烟会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因子,它的减少会使胃粘膜受到伤害。吸烟又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烟成癖是引起各种胃病的重要诱因。
3、忌过度劳累
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就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种种胃病发生。
4、忌饮食饥饱不均
饥饱不均对胃有很大的伤害,饥饿时胃中空空,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伤害胃壁,导致急、慢性胃炎或溃疡发生。暴饮暴食会使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溃疡,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
5、忌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进食时狼吞虎咽,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势必增加胃的负担。研究还发现,细嚼慢咽时唾液分泌增多,在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避免不良刺激物对胃粘膜的损害。
胃泌素瘤如何护理?
1、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4、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5、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6、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7、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以上是关于胃泌素瘤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也有一定了解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咨询在线专家,提醒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后,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配合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不能再盲目服用药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合理饮食,最后希望广大胃泌素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