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肺癌疼痛怎么办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23日
  • 分享到:

    肺癌疼痛是肺癌中晚期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肺癌疼痛怎么办呢?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肺癌疼痛怎么制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吧。

    肺癌疼痛怎么办

    肺癌疼痛怎么办

    肺癌疼痛:

    疼痛是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肺癌细胞浸润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淋巴管、软组织、内脏和骨组织,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二是肺癌肿瘤本身所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肿瘤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等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肺癌病人疼痛怎么办?

    肺癌疼痛在带给患者肉体痛苦的同时,还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恶劣心情,后者又会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肺癌病人疼痛怎么办呢?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癌痛诊疗技术的提高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的广泛推行,目前,对许多癌痛患者而言,只要其能认真做好以下几点,那么,要实现肺癌无痛的梦想已不太难。

    1.早发现、早治疗:肺癌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肿瘤生长或转移直接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内的感觉神经所引起,因此,要使是癌症患者无痛,最好的办法是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把肺癌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其无法致痛。其次,对于那些目前还无法做到早期诊断,或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的肺癌患者,也不能放弃对癌症本身的处理。经验表明,对此类患者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在内的各种措施进行积极治疗,同样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2.积极选用药物止痛:药物止痛主要适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对肿瘤本身进行积极治疗或经治疗后疼痛仍然存在的癌痛患者,为有效帮助此类患者止痛。按照WHO的用药方案,三阶梯疗法中最基本的用药原则是:

    ①个体化给药:即不受所谓常用量或“极量”限制,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类型、用药后的耐受性和反应来选择药物和药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治疗时,随时注意疼痛的再评估和用药剂量调整。

    ②口服给药: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简单、方便、安全、经济、作用时间长且不易产生依赖性,所以,控制癌痛应尽可能采用口服用药,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经直肠或经皮给药;注射给药一般仅作为最后选择或临时性追加用药。

    ③ 按阶梯给药:即根据肺癌患者疼痛的不同程度选用不同药物,轻度疼痛选用非甾类抗炎药(1级药)如芬必得、扶他灵、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炎痛喜康、消炎痛等;中度疼痛选用弱阿片类药(2级药)如可待因、镇痛新等,也可选用非阿片类药如曲吗朵(奇曼丁)、平痛新、强痛定、颅痛定等;中到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3级药)如吗啡、缓释吗啡(美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等。一般肺癌患者用药要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单用到联用,逐渐加量。

    ④按时给药:即不要等肺癌病人疼痛重新出现或难以忍受时才用药,而要有规律地按时用药,如每日1次或2次,使药物持久有效,避免因疼痛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或形成难治性疼痛。

    ⑤第3阶梯推荐使用吗啡类制剂,而不提倡使用目前我国常用的(杜冷丁):因为哌替啶的镇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8,维持时间仅为吗啡的1/2,而且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及肾脏有较大毒性,加之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需采用注射给药,而注射本身又会导致疼痛,所以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相比之下,吗啡有口服及注射2种剂型,一旦中毒也较易解救,明显优于哌替啶。

    3.注意心理疗法,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研究表明,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因素对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影响,社会的歧视、亲属的厌恶、心理的孤独等恶劣情绪会使疼痛加重,而对患者关怀、安慰、以及患者本身乐观向上的精神则有助于打破疼痛的恶性循环,使疼痛减轻。

    4.注意联合用药:癌痛患者根据需要可将上述各级止痛药联合应用(应注意同级药物一般不联用),或将其与其它可加强其止痛作用的辅助药联用。研究表明,适当的联合用药可明显加强止痛效果,延缓药物升级的时间。

    以上是对肺癌疼痛怎么办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对于疼痛比较严重的病人来说,不提倡西医止痛,其作用大多是通过麻醉神经实现,治标不治本,有些西药如杜冷丁容易上瘾及产生耐药性.建议采取中药的方法,通过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达到止痛的目的。最后祝愿广大肺癌患者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李萌)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