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中西医理论讨论胃癌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5日
  • 分享到:

    胃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是全球常见癌症的第4位,我国亦为此病的高发国家之一。尽管如此,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却相当高,唯晚期或已转移者不然。但本病早期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容易延误诊治。可幸的是,随着普查的流行及更多早期胃癌的诊断,近年本病的死亡率已有下降趋势。要改善胃癌的肆虐,单靠及早诊断是不够的,如何治愈晚期或已转移癌肿已成为现今医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中西医角度综述胃癌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除论述中西医疗法、饮食治疗和新药外,还包括免疫和基因治疗,更对中医药和针灸如何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有较详尽的阐述。

    中西医理论讨论胃癌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全球第4位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新症超过93万宗。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约为1.8∶1,平均发病年龄为68岁。胃癌在我国年龄标准化发病率高达60.6/10万人,是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以西北、东北、江苏、浙江沿海一带为高发区;全国2002年胃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47.8/10万人,占恶性肿瘤第3位[1,2]。

    1 病因病机图

    1.1 西医理论 胃癌成因尚在研究中,至今仍未能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其致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遗传 家族内有血亲罹患胃癌,则其患此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2~3倍。

    1.1.2 年龄 年龄的变化扮演着相当角色,在50岁之后,胃癌的发病率急速增加,有研究发现,本病可能与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已证实有些与胃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和年龄有关,如E-cadherin和APC等。

    1.1.3 幽门螺杆菌 部分胃癌的病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密切关系[3]。

    1.1.4 EB病毒 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指出,EB病毒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4]。

    1.1.5 饮食习惯 胃癌可能由经常进食高盐分、烟熏或含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食物诱发。这些化学物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变质以及保持食物的颜色,大部分的腌制及罐头食品均含亚硝胺等成分。

    1.1.6 癌前疾病 长期患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恶性贫血的人,患上胃癌的机会也较其他人高。

    1.1.7 基因突变和甲基化 致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缺失和错配修复基因的变异直接导致胃癌的发生[5,6]。涉及的致癌基因有K-ras、c-met、K-sam、c-erb B-2、bcl-2、Cyclin E、fos、myc和TGF-βRⅡ等,抑癌基因有p53、APC、DCC、E-Cadherin、p16和Rb等,而错配修复基因有hMSH-2和hMLH-1等,另外nm23和CD44则与转移有关。此外,不正常的基因甲基化也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涉及的基因有MINT1、MINT2、MINT12、MINT25和MINT31等。

    1.2 中医理论 胃癌属中医“反胃”、“噎膈”、“瘕”、“积聚”、“心下痞”、“胃脘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胃癌是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胃主受纳与消化,脾与胃皆为后天化生之本。脾胃功能升降失常,胃失和降为本病之病理;而脾肾阳虚,中焦虚寒为本病之根本。其主要成因如下。

    1.2.1 脾胃虚寒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食物之消化吸收功能。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久病脾胃受伤,均可导致中焦虚寒,腐熟运化水谷功能失调,不能消化谷食,饮食停留,终致尽吐而出。如反胃日久,可导致肾阳亦虚,所谓下焦火衰,釜底无薪,脾肾阳衰,不能温煦胃腑,而见胃痛难忍。

    1.2.2 痰食瘀阻 饮食失当,或饥饱失调,脾胃受损,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水湿津液不能正常运行输布,聚湿为痰,痰阻气机致气血凝结,痰瘀交阻,日久变生瘀毒。

    1.2.3 肝气郁结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而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气滞,气滞致血行不畅,凝结成瘀血。肝气横逆犯胃,则胃失和降,胃之受纳与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则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积久化热。

    胃癌的发病机制根本在于胃阳虚,先有阳虚,再有气虚痰湿、血瘀等病理特征,形成肿物,阻塞通道,致使食物入胃不适,甚则不得下达而呕吐或食入即吐。

    2 症状

    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或胃灼热、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食欲不振、体弱易倦、吐血或便血。由于这些症状酷似胃溃疡或慢性胃炎,易被忽视,许多患者确诊时癌细胞已转移他处。

    3 诊断

    3.1 大便隐血检查 胃癌的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高达80%,早期胃癌也可达22%~45%。此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可作为普查、筛选方法。

    3.2 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它的优点是简单、患者痛苦小、准确率较高。通过钡餐检查,可观察胃轮廓变化、蠕动状况、胃黏膜形态、排空时间,从而了解病变情况,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率达90%左右。

    3.3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胃癌检查手段,准确率约70%,加上活检准确率可达90%以上。此法可以发现早期胃癌,鉴别良恶性溃疡,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浸润的范围,并可对癌前期病变进行随访检查。医生将光导管状的内镜伸入患者胃部,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可灵活地在不同部位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

    3.4 CT检查 CT检查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以及邻近的解剖关系和有无转移等。胃癌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胰腺、肺等,均可在CT上清楚显示。

    4 治疗

    4.1 外科手术 手术切除是医治胃癌的主要方法。医生将根据情况而决定切除部分或整个胃部,并将附近受影响的淋巴结切除。一般而言,如病变仅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手术治愈率可达90%。

    4.2 放射治疗 目前放疗较多应用于术前及术中,术后效果则不大理想,故多不采用。术前放疗可以杀灭和抑制癌细胞,使肿瘤缩小,便于切除;又可使癌灶被结缔组织包裹而不突破胃浆膜面,减少由于手术操作而造成的癌细胞腹腔种植的机会。术中放疗则可以消除不能切除的残余癌肿或肉眼看不见的癌灶。

    4.3 化学治疗 化疗多应用于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术后癌肿复发及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之一部分,有缓解症状及延长存活期的作用。

    比较有效的药物有氟尿嘧啶(5-FU)、替加氟(FT-207)、优福定(UFT)、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卡莫司汀(BCNU)、洛莫司汀(CCNU)、司莫司汀(me-CCNU)、阿糖胞苷(Ara-C)、顺铂(DDP)、氟胞苷(GEMZ)、羟基脲(HU)等。近年亦有一些新药面世,如Gleevec、Gemcitabine、Irinotecan、Docetaxel、Oxaliplatin和Capecitabin等。临床应用有术前、术中和术后等,以术后化疗最常用,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

    4.4 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患者如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手术切除者,可采用内镜下肿瘤切除治疗术;此外,通过内镜应用激光、微波及注射无水酒精等亦可取得根治效果。进展期胃癌不能进行手术者,亦可通过内镜局部注射免疫增强剂及抗癌药物施以治疗。

    4.5 免疫治疗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机体对肿瘤的主动或被动的免疫杀伤能力。早期胃癌根治术后适合全身应用免疫刺激剂,而不能切除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残留癌灶内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剂,至于晚期患者伴有腹水者,则宜于腹腔内注射免疫增强药物。常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和淋巴因子有以下几类。

    4.5.1 BCG卡介苗 能增强杀伤细胞活力,促使淋巴因子释放。

    4.5.2 OK-432溶链菌 为Su株链球菌加热并经青霉素处理后菌体的冻干粉末,可增加自然杀伤细胞(NK)、自身肿瘤杀伤细胞(ATK)和粒细胞活力,促进淋巴因子分泌。

    4.5.3 蘑菇多糖 为大分子多糖体,能提高细胞免疫性,促进淋巴因子分泌,与化疗合并应用时可提高疗效。

    4.5.4 奴卡菌壁架(N-CWS) 是一种低毒性免疫佐剂,能刺激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多种毒素。

    4.5.5 干扰素(IFN) 其抗癌机制除增加免疫活性细胞活力外,还可活化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等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

    4.5.6 白介素-2(IL-2) 可增加杀伤细胞的活力,外周血淋巴细胞经IL-2培养后,可诱导出淋巴因数活化杀伤细胞(LAK),直接杀伤自身肿瘤细胞。

    4.5.7 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促进淋巴因子分泌、组织分解代谢和释放炎性介质,使白细胞趋化杀伤细胞活力增高,从而使肿瘤灶出血坏死。

    4.6 基因治疗 通过对基因水平缺陷的修复或导入,强化某些抗肿瘤生成的基因以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包括免疫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自杀基因治疗、针对耐药的基因治疗、抗血管增生治疗等。

    戴林等[7]用PCNA基因反义RNA阻断特定的基因表达,成功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p53是广泛研究并已获公认的一种抑癌基因,近年发明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利用病毒载体把p53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已被临床试验证实为有效的基因治疗法。此法除适用于治疗鼻咽癌外,在治疗胃癌等非头颈部癌症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8~10]。此药于2003年获得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证书,据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

    4.7 中医药治疗 胃癌患者临床表现有3个特点:一为升降失常;二为虚实夹杂;三为易旁及他脏。故临证应多注意兼顾,用药亦多寒温、升降、补泻并用,其辨证论治如下。

    4.7.1 肝胃不和 症见胃脘痞满,痛连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治宜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方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或五磨饮子等加减。药如柴胡、白芍、当归、茯苓、代赭石、枳壳、陈皮、乌药、厚朴、山楂、莱菔子、木瓜、高良姜、川楝子、旋覆花、半夏、生姜、甘草等。

    4.7.2 脾胃虚寒 症见胃脘隐痛,喜按恶凉,宿谷不化,时呕清水,怠倦短气,便溏腹泻,甚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面色泛白,神疲肢凉,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润,脉沉细或沉缓。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以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等加减。药如熟附子、炮姜、高良姜、肉苁蓉、沙苑子、露蜂房、吴茱萸、党参、太子参、人参、白术、茯苓、砂仁、黄芪、薏苡仁、半夏、陈皮、甘草等。

    4.7.3 胃热伤阴 症见胃脘嘈杂灼热,痞满吞酸,食后痛胀,口干喜冷饮,五心烦热,便结尿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或剥苔、无苔,脉细数。治宜清热和胃,养阴润燥。方以玉女煎、一贯煎或麦门冬汤等加减。药如生熟地黄、百合、天门冬、知母、石膏、麦门冬、牛膝、玉竹、沙参、石斛、龟板、鳖甲、五味子、白芍、黄精、玄参、女贞子、枸杞子等。

    4.7.4 痰瘀互结 症见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满不欲食,呕吐宿食,如赤豆汁,或见黑便,舌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软坚。

    方以膈下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或犀黄丸等加减。药如五灵脂、当归、水红花子、三七、姜黄、丹皮、蒲黄、水蛭、穿山甲、乳香、没药、大黄、茜草、泽兰、肿节风、丹参、玫瑰花、八月札、桃仁、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半夏、制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蜈蚣、全蝎、地鳖虫、蜂房、牛黄、麝香、皂角刺、山楂、莪术、夏枯草、山慈菇等。

    4.7.5 痰食交阻 脘膈痞闷,呕吐痰涎,进食发噎不利,口淡纳呆,大便时结时溏,舌体胖大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滑。治宜燥湿健脾,消痰和胃。方以海藻玉壶汤或启膈散加减。药如海藻、昆布、半夏、白术、陈皮、桔梗、鸡内金、砂仁、蔻仁、木香、神曲、槟榔、木瓜、山楂、枳实、浙贝母、茯苓、薏苡仁、厚朴、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等。

    4.7.6 气血双亏 症见怠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骨瘦如柴,腹胀纳呆,上腹部包块明显,虚烦不寐,自汗盗汗,舌质淡,苔白或少苔,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方以十全大补汤加味。药如黄芪、党参、白术、云苓、当归、白芍、熟地黄、生苡仁、紫河车、黄精、肉桂、鸡内金等。

    癌症是一种全身疾病,中医学讲求整体观,根据患者的个别情况,施以个体化治疗[11],对诊治胃癌有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中医药配合手术方面,辨证论治,以调理脾胃为主。术后脾胃虚寒者,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肝胃不和者,可选用逍遥散合参赭培气汤加减;气滞血瘀者,可选用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加减;胃热伤阴者,可选用竹叶石膏汤或麦门冬汤加减;气血两亏者,可选用人参养营汤加减;痰湿凝结者,可选用导痰汤加减。

    在配合放、化疗方面,中医药既具有增敏作用,亦可缓解毒副反应[12]。临床研究证实,丹参、健脾益肾冲剂、扶正抗癌方、人参香茶片等中药制剂或复方,协同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治疗胃癌,可增强疗效。而应用有健脾和胃、清热生津、凉补气血、滋补肝肾作用的中医药,可防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其小肠吸收功能并调节胃肠排空运动;已经临床验证具有减毒作用的中医药有升血汤、参苓白术散及四神丸等。

    4.8 针灸治疗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络,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指出通经络、调气血是针刺治病的主要作用。肿瘤的发生主要与气、血、痰、瘀有关,针灸能促使气血平和,经络通利,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胃癌患者的康复。

    4.8.1 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 取穴公孙、丰隆、照海、手三里、足三里、内关、列缺。用提插结合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

    4.8.2 胃热阴伤 取穴华夹脊穴胸11、胸12;滴水不入者,加金津、玉液、天突;高热者,加曲池、外关;吐血者,加血海、膈俞、尺泽。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8.3 气血两虚 取穴中脘、梁门、足三里、公孙;胃痛者,加肝俞、太冲;呕吐者,加内关;吐血者,加曲池、二白。以平补平泻法针刺中脘、梁门,留针15~20min,艾灸足三里、公孙。体弱虚证用艾卷温和灸;体壮实证用骑竹马灸或瘢痕灸法。

    4.8.4 肝胃不和或痰湿阻胃 用2~3寸26~28号毫针,取患者双侧足三里、曲池穴,进针后行平补平泻,以提插捻转手法为主;进针深度因体形而异,约1~1.5寸,以出现针感为准;进针后行针2~3min,留针15min。继而施气海穴的温和灸,取温灸纯艾卷将其点燃后,置于气海穴的正上方,距皮肤3~4cm高度处灸之,以皮肤红晕为准,灸15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共4个疗程。

    4.8.5 针灸止痛 针刺止痛主穴有中脘、下脘、章门、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有丰隆、公孙、肾俞。艾灸止痛穴位有中脘、下脘、胃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4.8.6 针刺止呃 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或针刺迎香,或针刺缺盆。每日1次,平补平泻,留针40min。

    4.9 饮食治疗 手术切除仍然是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根治术。胃切除后的恢复饮食十分重要,既要弥补术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补手术创伤的损失。因此应在较长时间内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保证有足够营养、高蛋白和维生素A、B、C等,以促进创伤的修复。应多吃蛋、乳制品、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和不易消化饮食,如辣椒、酒、咖啡、浓茶和含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等。

    胃切除术后,由于钙吸收障碍和维生素D的缺乏,稀薄的骨质容易发生变化,有15%的患者有骨软化病。故患者应适量增加钙和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及胡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富含钙的食品有豆制品、乳制品、燕麦、卷心菜、白菜、胡萝卜、南瓜、萝卜、菠菜、葫芦、蒲公英、冬瓜、橙等,某些坚果和种子类食品含钙量也很高,如干杏仁、核桃、榛子、葵花子等。

    中医食疗,根据辨证分型,肝胃不和者,治宜舒肝和胃、解毒降逆,可选用柴胡白英粥或猴头菇饮;脾胃虚寒者,治宜温中健脾、化瘀和胃,可选用菱角龙葵粥;气滞血瘀者,治宜化瘀理气,可选用陈皮三七粥或蟾皮苡仁粥;气血双亏者,治宜补气养血,可选用鱼鳔紫河汤或首乌大枣饮。

    此外,胃癌初期可用蔗姜饮和中健胃;虚寒呕吐可选用陈皮红枣饮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腹胀明显者可选用莱菔粥或陈皮瘦肉粥消积除胀、降逆止呕;吐血明显者可选用红糖煲豆腐和胃止血;贫血明显者可选用桂圆花生汤、乌梅粥或芝麻粥养血补脾、补血润肠;大便干燥秘结者可选用麻仁粥润肠通便;大便稀薄或腹泻者可选用莴苣大枣饼或芡实六珍糕健脾益胃、燥湿利水。

    5 展望

    纵使胃癌死亡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第2位,但若癌灶只累及黏膜层者,术后5年存活率可高达95%以上。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胃癌尤为关键,开展胃癌的普查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有效方法。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13]、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和纳米医学技术[14]的迅猛发展,许多基因治疗胃癌和疫苗的临床研究经已展开;另一方面,中医药亦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愈趋现代化及标准化;这些进展对胃癌的综合治疗均有莫大裨益。期望在不久将来,多学科的交叉结合,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攻克这历来威胁着人类生命的病魔。

    (责任编辑:晓靓)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