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分析研究额叶、颞叶肿瘤事件电位P3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2月01日
  • 分享到:

    目的 研究额叶、颞叶肿瘤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各项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P3的发生源。方法 采用视觉分辨刺激序列测查P3,选取额叶、颞叶肿瘤占位患者各15例。结果 颞叶肿瘤占位患者P3潜伏期、地形图等参数变化明显,而额叶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 

    由此推断颞叶皮层对P3的发生有重要贡献。通过分析P3潜伏期、波幅、面积及地形图各项参数,认为P3潜伏期、地形图可以较好地反映脑内处理器激活的时间和程度,以及P3与各脑叶的关系,是研究P3的可靠的、客观的参数。

    事件相关电位P3是反映大脑高级认知过程的内源性成分,被称为认知电位,它不受刺激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可以将认知心理过程通过电信号表达出来。

    事件相关电位P3是反映大脑高级认知过程的内源性成分,被称为认知电位,它不受刺激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可以将认知心理过程通过电信号表达出来[1,2]。近30 年来,作为评定各种疾病(尤其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指标,在临床和基础方面, 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在P3研究中对于P3的脑内发生源尚存争议,我们欲通过研究额叶、颞叶占位患者P3的变化,对P3的发生源做一初步探讨。在P3测量方面, 我们同时观察了P3的潜伏期、波幅及P3面积,并采用多导记录的方式,观察了P3地形图的变化, 从多个侧面对P3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各参数的可靠性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额叶、颞叶肿瘤占位患者各15例,年龄18~60岁,无意识障碍, 无失语或明显的视觉障碍。伴有偏瘫者,要求肌力在IV级以上。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行P3检查前,未服用任何药物(表1)。选取正常健康对照15例,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P>0.05)。

    方法

    使用国防科工委514医院和507所联合研制开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测试系统进行P3测试,采用视觉分辨刺激序列,靶刺激、非靶刺激、新奇刺激出现概率分别为15%、70%和15%,图像呈现时间为300 ms,间隔时间2 s。采用多导记录方式,按国标10~20系统安放电极,记录F3、Fz、F4、C3、Cz、C4、P3、Pz、P4、O1、O2、T3、T4、T5、T6等15导脑电信号及左侧眼动电位(EOG)。

    以FPz点接地,双耳垂连线作参考。头皮电阻小于5 kΩ。系统滤波范围为0.5~30 Hz,靶刺激共叠加50 次, 采样速度为200 Hz, 分析时间共1 300 ms包括刺激发生前分析时间100 ms。受试者首先接受练习, 掌握测试方法后进行正式检查。每例重复测试2次,以按键的方式对靶刺激进行反应, 按键错误次数大于5次(>10%)者资料作废,取2次Cz导的P3平均值进行分析处理。P3 峰潜伏期测量从刺激开始到P3峰最高点之间的时间。当P3出现双峰时,取波峰最高处的值为P3的潜伏期, 当两个波峰等高时,取P3 波上升支和下降支二者延长线的交点作为测量潜伏期的标志点。P3波幅测量由基线到峰点的垂直距离,若P3分裂为双峰, 以最高点的值作为P3波幅值。

    P3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P3地形图可反映P3产生到终止的时间历程,最大的分布部位,脑区激活范围。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各项以正常对照组的均值加减两倍的标准差(s)为正常值范围。

    (责任编辑:孙璇)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