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肝癌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癥瘕"、"黄疸"、"胀"、"胁痛"等范畴。
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少数病人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5.转移灶症状: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症状。如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转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癌栓栓塞肺动脉可引起肺梗塞,可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出现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阻塞肝静脉可出现Budd-Chiari综合征,亦可出现下肢水肿。
转移至骨可引起局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转移到脊柱或压迫脊髓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截瘫等。颅内转移可出现相应的定位症状和体征,颅内高压亦可导致脑疝而突然死亡。
6.其他全身症状: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症,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
体征
1 .肝肿大。占94% ,1~3个月内肝脏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边缘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肿物,部份伴有明显压痛。
2 .脾肿大。多见于合并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患者。
3 .腹水。晚期体征,约半数为血性腹水,可因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肝静脉、门静脉癌栓所引起。
4.黄疸。晚期体征,占三分之一病人有梗阻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5 .肝区血管杂音,肝区摩擦音,肝硬化的体征。
6 .转移灶体征,转移部位不同,有其相应体征。
并发症
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约9%-14%,破裂限于包膜下,引起急骤腹疼,肝迅速增大,破入腹腔引起急腹症,严重者有出血性休克,直致死亡。
2 .消化道出血,占死亡原因的15.1% 。合并肝硬化或癌栓引起肝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从而可因出血性休克或肝昏迷死亡。
3 .肝昏迷,为终末期的并发症,占死亡原因的34.9% ,消化道出血,放腹水,感染、利尿剂及损害肝脏药物的应用,电解质紊乱均可诱发肝昏迷。
4.继发感染及血性胸腹水。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