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肺、胸膜阿米巴病是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感染所致的肺及胸膜化脓性炎症,肝原性病变多发生在右下肺,血源性则多为两肺多发病变。
常有腹泻或脓血便史,急性期有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可有咳嗽、喀痰、胸痛,部分病人可有血痰、咯血或喀巧克力色痰,如脓肿破入胸腔,则发生剧烈胸痛和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胸膜休克。胸部病变一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可有压痛、叩痛,局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有罗音,也可有胸腔积液体征。慢性病人可有贫血 消瘦及杵状指(趾)。
临床表现
1.畏寒、发热、乏力、咳嗽、胸痛、盗汗、食欲不振。
2.消瘦、贫血和水肿。
3.咯大量棕红色脓痰,血痰或大咯血。
4.呼吸困难。
5.右下胸呼吸运动减弱,肝区肋间隙肿胀或压痛,右肺下部叩诊呈浊、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有罗音,胸腔积液等体征。
6.合并肝脓肿者,触及肝肿大且有压痛。
7.慢性患者可见杵状指、趾。
诊断依据
1.多继发于肝阿米巴病。有发热、咳嗽,咯大量棕红色脓痰及胸痛等症状。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有湿罗音。
2.有胸膜炎时,胸液呈棕红色脓液。痰或胸液内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者可确诊。
3.胸部X线检查阿米巴肺脓肿可见大片实变,可有空洞。侵犯胸膜时发生液气胸。横膈抬高。病变以右下肺多见。
4.有条件者可作血清学检查,间接血凝(IHA)或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阳性;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有一定诊断意义。
5.经抗阿米巴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明显效果。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