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1、切口 常用的切口有“S”型及“Y”型。“S”型切口即从耳屏前方开始向下绕过耳垂至乳突,再向下呈弧形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继续向前延伸2-4cm(图1)。此切口暴露良好,血供丰富,愈后疤痕不显著,故已被广泛采用。“Y”型切口,即耳前、耳后各作一切口相交于耳垂稍下,并由此再向前下方延伸。
2、分离皮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即可在腮腺包膜和皮下组织间潜行分离,随之将皮瓣向两侧牵开(图2)。
3、寻找面神经 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先找出面神经总干,然后分离各分支。另一种是先找出某一分支(如下颌缘支),再找出其他分支,最后找及总干(图3)。可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移动性等具体情况以及术者的习惯采用不同的方法。暴露面神经总干的方法。面神经离开茎乳孔出颅后,在二腹肌后腹与外耳道软骨所构成的角内向前下方行走。因此可按照乳突为樗,沿外耳道软骨的下缘。向后至乳突前缘,在乳突尖上方及乳突表面下约1cm处可找及面神经总干(图4)。
暴露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方法: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位置一般较恒定,它位于咬肌的表面,走向与下颌骨下缘平行。一般约在下颌角上1cm以内。因此寻找时可以下颌角为标志。在腮腺前下缘与咬肌表面相交处细致分离和寻找,神经常与血管伴行,找出分支后,循此逐渐向上找及总干,再在同一平面上找及其他分支。
4、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将已分离出的腮腺上、下极及前缘连同腮腺导管一起向后方掀起,继续沿神经分支表面向总干分离,最后切继腮腺峡部,此时腮腺浅叶连同位于其内的肿瘤被一并摘除。如肿瘤位于腮腺深叶,亦需摘除浅叶后方能在明视下摘除深叶的肿瘤。
5、冲洗及引流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彻底止血,放置橡皮引流条或负压吸引。
6、缝合与包扎 用细线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切口,因肿瘤及腮腺浅叶的切除,致局部呈凹陷状,为了防止创腔渗出液的潴留,故需在缝合后局部放置敷料并适当加压包扎,但不宜过紧以免出现暂性的面瘫。术后24-48h除去引流条。但仍需继续加压包扎7d后拆线。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