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胃黏膜在病理情况下可发生肠上皮化生,此时胃体和(或)胃窦部的黏膜腺体消失。表面上皮的增生带由胃小凹移位于黏膜基底部并改变其分化方向而分化出小肠或大肠型黏膜上皮。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胃糜烂后黏膜再生时。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认为并非肠化生均会癌变,只有其中很少的类型属于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可发生于胃的各部,多见于胃窦及移行区。尤其是小弯侧。轻者呈灶状分布。重者融合成片。肠上皮化生来源于腺颈部,是腺颈部干细胞向肠型上皮细胞分化而来。
肠上皮化生有哪些类型
化生的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所组成,有时还有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肠型上皮细胞的特点。根据细胞的类型、形态结构和分泌特点。可将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小肠完全型肠上皮化生此型在肠上皮化生中占多数。由小肠型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组成。细胞分化成熟,排列整齐,与正常小肠黏膜相似。吸收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游离缘有刷状缘。电镜观察,微绒毛发育良好,平行密集排列。杯状细胞分散在细胞之间,胞浆透明,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黏液。AB—PAS染色为蓝色。潘氏细胞位于化生腺体的底部,呈三角形,胞浆内有嗜酸性颗粒。
小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由黏液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无吸收细胞和潘氏细胞。柱状细胞分化不成熟,无刷状缘结构,分泌中性及氦乙酰化唾液酸黏液。杯状细胞分泌氮乙酰化唾液酸黏液。
大肠完全型肠上皮化生由大肠吸收细胞及杯状细胞组成。无潘氏细胞。与大肠黏膜相似。大肠吸收细胞无明显刷状缘结构,但在电镜下可见少数短的微绒毛。胞浆内有较多溶酶体及脂滴。杯状细胞较多,体积较大,分泌硫酸黏液,HID—AB染色呈黑色。有时还分泌氧乙酰化唾液酸黏液,PB—KOH—PAS染色为红色。
大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由黏液柱状细胞及杯状细胞组成,无吸收细胞及潘氏细胞。柱状细胞呈高柱状。核排列稍不整齐。小凹深,弯曲,腺体分支。柱状细胞分化不成熟,分泌硫酸黏液,有时还分泌中性黏液。杯状细胞分泌硫酸黏液及氧乙酰化唾液酸黏液。
除以上四种基本类型外,还常有混合型存在,即既有小肠型又有大肠型,或既有完全型又有不完全型。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