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80年代全世界子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为 45.9万,而我国则为 13.15万.约占新发病例总数的1/3。据我国1973~1975年死亡回顾调查统计,子宫颈癌死亡率为 14.6/10万,每年约有5.3万死于子宫颈癌,居女性癌死亡的第2位。
子宫颈癌的流行特征为: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就我国而言,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存在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及显著的地区差异。自50年代末开展子宫颈癌普查以来,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10个地区子宫颈癌患病率均大幅度下降,北京市降至2.5/10万。但近年国内外资料显示子宫颈癌有年轻化和子宫颈腺癌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子宫颈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性混乱(包括男、女双方)、初次性交年龄小,婚产因素、宫颈糜烂、病毒感染(HSV-2,HPV)等为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国外报道15岁以前开始性生活或有6个以上性伴侣者,子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增加10倍。
子宫癌的病理分期有:
(1)大体类型
侵润性子宫内膜癌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
1)局限型腺癌:大多数宫体癌,肿瘤开始为宫底或宫角部的无蒂或有蒂的肿物,其质软、脆,表面可能发生出血、坏死、溃疡或感染。此型病灶虽小,但侵润肌层远比向周围扩散为快。
2)弥漫型腺癌:肿瘤沿内膜层蔓延,可侵犯内膜的大部或全部,常呈不规则息肉状,浸润肌层较晚;子宫较大且较早表现。病变可沿子宫向下蔓延侵及子宫颈部管。
(2)组织学分级与分型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单纯性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法:
Ⅰ级:为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偶见单层或复层乳头样上皮,排列不整齐,可呈块状,间质减少。
Ⅱ级:为中度分化癌,腺体轮廓欠清晰,一部分呈癌块状;细胞极向消失,核分裂常见。
Ⅲ级:为低分化癌,腺体结构消失,以癌块为主,有时须经结缔组织染色方可与肉瘤区别;成堆的癌细胞侵蚀间质并深入肌层。
Ⅳ级:为显著未分化癌,癌细胞幼稚,缺乏分化或不典型分化,有丝分裂象明显。
组织学分级有显著预后意义,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