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中耳癌的基本常识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 分享到:

    中耳癌疾病概述

    中耳癌(carcinomaofmiddleear)较少见,可原发于中耳,或继发于外耳道或鼻咽部等外,大多数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外耳道乳头状瘤恶变也常侵入中耳。以鳞状细胞为多见,肉瘤较少。

    临床表现

    (一)耳痛:为早期症状,常为胀痛,晚期疼痛剧烈,为持续性,可放射到颞部,乳突部及枕部。

    (二)听力减退:早期出现,但病人常因耳痛而分散注意力,或因原有中耳炎听力已减退或对侧听力良好之故。

    (三)血性耳分泌物:早期常见耳带血性分泌物,晚期若癌肿破坏血管,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四)张口困难:早期可因炎症,疼痛而反射性引起下颌关节僵直,晚期则多因癌肿侵犯下颌关节所致。

    (五)神经症状:癌肿侵犯面神经可引起同侧面神经瘫痪,侵犯迷路则引起迷路炎及感音神经性耳聋,晚期可侵犯第Ⅴ、Ⅳ、Ⅹ、Ⅺ、Ⅻ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并可向颅内转移。

    (六)检查:可见外耳道或中耳腔有较多肉芽或息肉样组织,触之较硬易出血,并有血脓性分泌物,有时恶臭。肉芽组织去除后,迅速再出现这种情况,应作活组织检查。亦可取耳内分泌物作脱落细胞检查。

    X线检查,晚期可见骨质破坏,鼻咽部检查不应疏忽,因中耳癌亦可原发于鼻咽部。

    诊断方法

    可见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内有肉芽样或息肉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病检可确诊。颞骨和颅底的X线平片或CT扫描有助于确定原发部位与破坏范围。应详查鼻咽部以排除 鼻咽癌 。仔细查找腮腺区和颈上深处有无转移淋巴结。预防中耳炎及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时根治是防止发生中耳癌有效措施。

    凡遇下列情况要高度怀疑为中耳癌变:

    ①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样新生物,切除后迅速复发或触之易出血;

    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流脓转变为流脓血性或血性分泌物;

    ③耳深部持续疼痛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部体征检查不相称;

    ④乳突根治术腔长期不愈并有顽固性肉芽生长;

    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突然加重或发生面瘫。

    诊断中耳癌,主要依靠临床检查,确诊靠活检病理诊断。诊断应当包括肿瘤所侵犯的范围,有无颅底和颅内结构的侵犯和破坏,有无腮腺和面神经侵犯,如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当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以确定手术方案。常用的检查手段有:

    1.耳镜检查 可见外耳道、中耳有肉芽、息肉样或乳头状新生物,触之易出血。

    2.CT、MRI检查 可明确肿瘤侵犯范围。

    3.全身检查 除外继发性和转移性癌肿。

    治疗

    主要是早期诊断。进行放射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病变局限于中耳,宜行扩大乳突根治术,若癌肿较广泛,侵及邻近组织,可行全颞骨或部分颞骨切除术。术后配合放射治疗,并辅以化学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