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导读:肠道健康与我们的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来自肠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而代谢后的废物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肠道来排泄的。可患有直肠癌的患者不仅悲剧,而且还容易误诊,这是为什么呢?
直肠癌患者为何容易被误诊:
直肠癌早期症状是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和大便带血。因此,医生常常想到的是临床多见的痢疾和痔疮,有的经过1~2个月的治疗,甚至进行痔手术治疗,症状仍重复出现。待确诊时,大多已经延误诊断。据国内文献资料显示,直肠癌的误诊率在30~40%之间,其中青年人直肠癌的误诊率更是惊人,可高达65~75%。从有临床症状到确诊时间大多在3个月以上,个别病例达年余。
1、患者自己不重视症状,以为大便次数、形状改变是正常现象,不以为然,不去医院就医。
2、对直肠内出现的癌前病变,如息肉、溃疡等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最终发展为癌肿。
3、医生对直肠癌患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仅限于部分检查结果,或检查到“痔”,就以为是“痔”,不再行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就诊时,以为癌症是老人的专利,年纪轻就不会患癌症。
4、在诊断直肠癌中,我们发现没有及时进行直肠指诊检查,以致造成漏诊、误诊。要知道80%以上的直肠癌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触及癌块。
由此可见,临床上遇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的病例,一定要多想想,详询病史,仔细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不可轻易下诊断,以免遗漏病情,延误治疗。
更多有关于直肠癌被误诊的资讯,可点击>>>【险!直肠癌误诊率高达75%】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