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细胞发生了癌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多无临床症状。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情况比较严重,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三。统计显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段多在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一、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1、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数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由肝硬化转变而来,酒精性肝硬化多属小结节性,小结节性渐转变为大结节,癌变率也随着提高。
肝硬化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过程:
①肝硬化本身就是一种癌前疾病,在没有其他因素情况下,从增大、间变导致癌的形成;
②肝硬化时肝细胞快速的转换率,使得这些细胞对环境的致癌因子更加敏感,即致癌因子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在损伤修复之前,发生DNA复制,从而产生乳头改变的异常细胞。
2、乙型肝炎病毒如何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CC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发区为高,而HCC病人血清mp及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率高达叨%,显著高于健康人群。HCC发生率与HBV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互相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地理上的密切关系。因此在HCC发病过程中HBV几乎被肯定是~个始发因子,从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支持HBV的直接致癌作用。
3、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开始,HCV与HCC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重视,在非HBV肝炎病人中叨%以L为HCV感染。HCV感染是HCC发生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HCV由于其基因的高复制率和很低或缺乏校正能力,使得HCV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卫,易转为慢性持续感染,很少有自限性。
HCV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能引起持续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为其致癌的机制之一,而这种致癌并非HCV直接转化肝细胞作用,而可能是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起间接作用,如活化生长因子、激活癌基因或DNA结合蛋白的作用。抗HCV阳性的肝癌病人,其肝组织中多数能检出HCV序列,支持了HCV感染参与肝脏发生癌变机制的假说。
4、黄曲霉素毒素是一种存在霉变物质中的病毒类生物。霉变的玉米、大米、花生、小麦中霉变物质较多,是这些地区的一种致癌因素。
5、酒精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中占据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是酒精饮用过多会造成酒精肝,逐渐会造成原发性肝癌。
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
原发性肝癌病理分类甚多,在一定程度D上反映着长期以来对本病病理研究的动向和观点。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分型共有四大型6个典型。80年代以来,更着重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生长方式的差异并注意到肿瘤包膜、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检的情况,有如下分型:
1、浸润型:肿瘤边界模糊不清,典型的形态等特征为多且不伴肝硬化。大小不一的瘤灶相互融合形成大的瘤灶。
2、膨胀型:肿瘤边界清楚,有纤维包膜,常伴肝硬化,依结节多少又可分为单结节和多结节两个典型:
①单结节型:瘤界分明,伴肝硬化者有明显的纤维包膜,故被称包囊型,无肝硬化者包膜则多不明显,主瘤旁可有“卫星结节”,后者亦可呈膨胀性生长。主瘤的扩张性生长可将子瘤并入,且仍可侵犯门静脉系统。
②多结节型:包括不少于两个膨胀的结节。瘤灶大小均匀,直径在2 cm以上。可伴有或不伴有肝硬化。
3、混合型:膨胀型原发癌灶可结合包膜外和肝内转移灶的浸润灶加以鉴别。而肝内转移灶则主要通过门静脉扩散。本型根据肿瘤的多少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典型:单结节型和多结节型。
4、弥漫型:本型以许多小的结节出现,直径为0.5-1.0 cm,布于全肝,互不融合,常伴肝硬化。结节经替代肝硬化假小叶的形一成增生。因此,这种癌结节有时难以与肝硬化假小叶相区别。这.讲癌肿主要通过门静脉癌拴在肝内扩散。
5、特殊型:包括带蒂外生型和门静脉癌栓为突出表现而无明确主癌的肝癌。
热组织等表现特点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结构图像(梁状、假腺管囹民、宴困状或纤维硬化状);
②细胞分化程度(好、中、差);
③细胞团除变异(胆汁合成、透明细胞、脂肪变性、胞浆玻璃样变异和多形)。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