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中医药如何治疗癌前病变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12日
  • 分享到: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中医为我们的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癌症其西医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也有些癌症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大都采用中医治疗,那么中医药如何治疗癌前病变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中医药如何治疗癌前病变

    中医药如何治疗癌前病变

    胃癌的产生比较复杂,常会涉及到内外因等众多因素,诊疗时需抓住发病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还必须注意从整体出发,注重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通过调整身体功能的活动来促进胃粘膜局部病变的好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总结出有效的中草药,目前主要以下几方法。

    中草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现状:

    1、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通过临床观察,大多数学者认为胃癌癌前病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存在着脾胃虚弱表现,治疗上主要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八珍汤、资生丸等。

    测定脾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浆CAMP及胃粘膜CAMP的含量。发现两者低于正常人,并随着病变而加重,如出现肠化和异型增生,直至癌变,这两者也随着降低,差异极显著,用健脾益气药后临床症状好转,内镜和病理活检显示病变减轻,CAMP含量也升高,从而取得治疗效果,健脾益气药如黄芪、人参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因此达到增加肠胃道粘膜屏障的作用,防止致癌物质侵袭,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贞芪冲剂益气、滋阴、补肾等,通过改善患者全身免疫状态而起到治疗作用。

    2、辨证论治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多数还是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将本病分列诸证,审因论治,其分型存在很大差异。

    将本病分4为型:

    (1)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寒)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肝胃不和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

    (3)脾胃湿热型予藿朴夏苓汤加减;

    (4)胃阴不足型予一贯煎加减。治疗76例临床总有效率93.42%,内镜有效率79.41%。将其分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分别予柴胡疏肝散、一贯煎、黄芪建中汤、清热益胃汤加味,在临床症状改变和内镜病理疗效方面较满意。

    3、解毒消肿,软坚散结 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解毒消肿之品,如藤梨根、白毛藤、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具有一定的防突变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一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蔡慎初用川连、铁树叶、露蜂房、莪术等具有抑制癌细胞作用,萎缩不典型增生腺体减轻或消除及抗HP的作用。因此,临床上许多医家提出在对癌前病变的辨证基础上加清热解毒、护膜抑癌之品,可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4、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胃癌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所见的“花斑样改变,血管扭曲、血管显露”粘膜表面凹凸不平或结节。异型增生,肠化生程度在瘀血型患者中较其他证型患者为重。近年研究表明,应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七、赤芍、当归、莪术治疗本病,可改善胃粘膜微循环,并建立侧支循环,增加血流量,使局部缺血缺氧得到改善,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及萎缩腺体复生,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中,活血祛瘀药的使用率高达半数以上。

    运用治萎化异汤,药用当归、丹参、莪术等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并且证明了该药能改善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增生消退、腺体萎缩恢复。

    5、对肿瘤细胞基因的调控 据文献报道,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药物可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调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尽管已知药物对肿瘤已突变的DNA修复的可能性很小,但对其相关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进行干涉、调控,抑癌基因或自身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却是完全可能的,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应该也可借鉴这一途径,因为从真核基因多因素调控和调控级联作用看,任何单一成分的药物皆难以实现特异的调控,而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一种优势,在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的肿瘤相关基础表达的调控方面比单一成分的药物更有优越;这与中医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以达到治疗目的的观点相吻合,我们已开展扶正消徵药液血清对人胃腺癌低分化癌细胞的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工作,提示中药复方具有对胃腺癌低分化癌细胞有抑制杀伤作用,且各药物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中草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存在问题与展望!

    由于胃癌癌前病变临床症状复杂,辨证也出现多样化,实践证明,无论其有多少中医证型,从病型角度而言,除肠化生,异型增生程度差异外,其病理改变一致。因此,探讨中医证型与内镜表现、病理结果、胃粘膜变化及细胞代谢变 化等因素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有利于认识证型本质和开拓新的治疗途径。由于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辨证多样化,因此治则也就多种多样,所选方药更是变化多端。因此,总结出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可重复的方药仍是今后临床治疗与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要注意完成足够疗程,注意长期疗效随访观察。

    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从文献报道资料看,临床疗效评定很不一致,有的依靠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的以胃镜诊断为指标,有的以病理改变为依据,应注意临床症状与镜下病理的综合判断,并应逐步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动力学等新技术,以及病理取材等问题,仍不可忽视,因为病理活检是胃癌癌前病变诊断最为基本的,同时也是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手段。

    总之,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展示可喜前景,在胃癌癌前病变的渐进过程中,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阻断其发展成胃癌无疑是有效果的,但是受临床标本含量、临床对照及缺乏较长时间远期随访等诸多因素影响,若能较好地解决上述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与问题,在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力求新的突破,中医药治疗本病将会有更大的成效。

    以上是对中医药如何治疗癌前病变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医治疗癌症效果显著,挽回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癌症的信息,您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责任编辑:李萌)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