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疾病随时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从而也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疾病是常见的呢?哪些疾病的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大肠癌就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了,下面来简单了解一下关于大肠癌方面的知识。
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的患病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10万,上升至今天的60/10万,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专家指出:大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一旦出现便血等现象,疾病多已经达到中晚期。而大肠癌的手术效果,与患病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癌即使进行了各种治疗,存活率也不足1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根治大肠癌的关键。
那么,如何预防大肠癌?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腹部放射治疗后要警惕。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子宫)肿瘤接受放射线治疗以后,患直肠癌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历史的女性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便血、下坠、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
2,尽早了解是否有大肠癌家族史。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也不例外。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如有一个或多个人患有大肠癌,那他就可能存在肠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因素,在一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容易患大肠癌。因此,这些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普查更为重要。
3,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切不可因工作忙碌而忽略运动。有些人虽然检查不出疾病,但常会出现浑身无力、头晕眼涩、记忆减退等现象,这意味着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界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这种状态,人体免疫力往往会下降,人们不仅易患上各种传染病,也容易得肿瘤。
4,定期对人群进行健康普查。目前,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方法,是对人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普查。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和全部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都有小量大便出血现象。出血有的是显性的,能用肉眼看到;有的是隐性的,用肉眼看不到,通过实验室的化验可以发现。
此外,北京军区总医院还创立了一种能从粪便中找到肿瘤细胞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化验,可以初步判断有无肠道肿瘤;再配合肠镜检查,就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大肠癌性病变。
病症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要更多的人懂得去珍惜自己,去了解一些疾病发作的原因学会去预防,我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病痛,例如,以上我们了解到了大肠癌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我们就尽量可以避免发生,在生活习惯方面,饮食方面大家都可以做自我预防。
(责任编辑:编辑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