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小肠恶性肿瘤病理类型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25日
  • 分享到:

    由于小肠上皮再生及更新速度快,肠粘膜淋巴组织丰富,在消化道中小肠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小肠恶性肿瘤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也缺乏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像学筛查方法,常规内镜无法到达,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了解小肠恶性肿瘤病理类型有助于癌症的治疗。

    1、 腺癌:是最常见的小肠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易发生于小肠近侧,50%位于十二指肠,40%为空肠,只有10%在回肠。巨检形态分为息肉型、浸润溃疡型、缩窄型及弥漫型。

    镜下常为分化较好的乳头状腺癌,亦可分为黏液腺癌,少数为未分化癌。小肠癌常在某些疾病如Crohn’s病、FAP、HNPCC、P-J综合症、绒毛状腺癌等情况下发生。小肠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至系膜淋巴结,也可发生腹膜、盆腔的种植性播散,血道转移至肝、肺等脏器。有报道,淋巴道转移占67%,远处转移为22%,

    2、 淋巴瘤:原发于小肠肠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1%~3%,而在小肠癌肿中占20%~30%。可发生在十二指肠,但回肠多见,也可见同时发生于十二指肠及回肠的病例。小肠淋巴瘤包括10个主要类型,并根据年龄、性别、部位、分期来确定,临床上可分为低度、中度、高度恶性

    小肠淋巴瘤的巨检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和缩窄型。按组织学形态分为淋巴细胞型、淋巴母细胞型、网织细胞型、巨滤泡型和霍奇金病型。淋巴瘤可直接浸润蔓延至邻近组织器官,较早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血行播散至肝、肺、脑等器官。

    3、 恶性间质瘤:为今年来诊断增多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小肠的Cajal细胞,CD117及CD34为阳性标记,但SMA(平滑肌肌动蛋白)很少表达。病理类型可表现为多形性,即不同区域可分别出现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混合型的镜下形态。

    间质瘤的恶性标准包括以下几点:①肿瘤大于5cm;②出现肿瘤性坏死;③核分裂大于10个/高倍视野;④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

    4、 平滑肌肉瘤:随着间质瘤诊断增多,平滑肌肉瘤诊断日趋减少。镜下与平滑肌瘤常难以鉴别,也可出现多形性、异形性。病变可突于肠腔内,质地较软。免疫组化SMA及Des(结蛋白)阳性,而CD34及CD117为阴性。

    5、 恶性神经源性肿瘤:较少见。多数表现为梭形细胞。免疫组化中NSE(神经烯醇化酶),S100为阳性表达。

    6、 类癌:较少见,占小肠恶性肿瘤的2.6%~14%。以回肠多见。可在粘膜下生长,为结节状,多为1cm~3cm,可单发或多发,多者可达数十个病灶。镜下可见低柱状或多角形细胞,用硫酸银的氨化合物染色呈现嗜银颗粒。

    小肠类癌也可分泌生物活性胺,包括5-羟色胺、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转移生长因子(TGF)等,均可引起类癌综合症的表现。由于肝脏有清除激素的能力,因此小肠类癌较少出现类癌综合症,而类癌综合症多见于肝转移、血压、麻醉、化疗、外科手术及穿刺的病人。

    小肠类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以肝转移多见,其次为肺、骨等。

    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肿瘤及肠系膜小肠(即空肠、回肠)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一2%。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亚洲国家。外科手术切除是小肠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影像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高肿瘤切除率。

    (责任编辑:临夏)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