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小剂量化疗可治胃恶性淋巴瘤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胃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1%~8%。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此病早期症状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因此也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疾病。

    小剂量化疗治愈溃疡型胃淋巴瘤

    一位26岁的外地病人患溃疡型胃淋巴瘤,有些知名医院主张实行胃切除术,后来到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经会诊后,实行了特殊小剂量化疗疗法,结果病情得到痊愈,并走上了工作岗位。

    专家指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常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已故的央视主播罗京就是患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前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胃镜检查可见胃内肿块、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其临床表现和胃癌相似,缺乏特异性。多以上腹隐痛为首发表现,病程进展时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与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晚期尚可出现不规则低热、肝脾肿大、血行转移和恶病质等。溃疡型胃淋巴瘤病人常常有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

    以往手术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多主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胃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敏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甚至治愈。但是,许多外科医生仍把胃淋巴瘤当成胃癌进行手术切除,这往往造成术后食物反流、吐黏液等吻合口炎等症状;胃切除后病人进食要少食多餐,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长期的临床时间中发现应用化疗和放疗的方法也能治愈胃淋巴瘤,但溃疡型胃淋巴瘤应用化疗有穿孔的危险,如果按照常规化疗方案容易引起胃穿孔和大出血危及生命。

    怎样化疗后既保留胃又不让胃穿孔?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潜心摸索,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先小剂量化疗3-4周,使肿瘤组织细胞一边坏死缩小,一边使新生组织生长,3-4周后再转为标准常规剂量化疗,既成功地保留了胃又治愈了胃淋巴瘤。因此我早在2005年就呼吁“刀下留胃”的理念,对胃淋巴瘤患者不主张手术,并根据国际NCCN淋巴瘤治疗指南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小剂量化疗―标准常规剂量的化疗―预防幽门螺旋杆菌复发的特殊治疗方案,使许多胃淋巴瘤病人不但得到治愈,而且提高了生存质量,为社会保存了生产力。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