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处理颅内高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脑水肿争取时间进行病因治疗。要使颅内压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保证正常的脑灌注法压及能量供应;防止或减轻脑移位或脑疝形成。这对颅脑外伤伴发颅内血肿的患者来说体现的更为突出。
外伤性颅内血肿已发生脑疝者,术前应用烈性脱水剂减低颅内压力,使患者能在颅内压力较低,脑组织供血供氧较好的情况下,争取时间清除血肿,则手术死亡率可以减低,术后植物性生存后遗症也可以减少一些。若患者未进行手术,仅用脱水剂治疗,则因脱水后脑体积缩小,血肿可能发展得更大;当脑水肿再次出现和加重时,颅内总的容积比用脱水剂前还大,则颅内压增高将会发展得更快。患者常更快的死亡。
对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来说,也不应单纯的依赖较长时间的脱水治疗,因为长期应用脱水剂后,血管内与组织间隙的渗透压差会愈来愈小,后期脱水治疗将不能起到明显治疗作用。且易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血压过高或过低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来说,比对颅内压正常者的影响要大的多。必须注意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以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流。
躁动不安的患者只能用药物控制,而不应用与患者对抗的方法,它可使颅内压更进一步增高。还应注意昏迷患者因膀胱膨胀而引起躁动不安,及时导尿病人即可安静下来。不注意产生躁动的原因,而盲目的用镇静剂也是不对的。控制癫痫发作无疑是重要的。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伴有代谢性及呼吸性酸中毒,酸中毒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脑水肿,因此及时纠正酸中毒对控制颅内高压非常重要。同时水、电解质紊乱也会影响脑组织正常功能,也必须及时纠正。颅内高压病人,可因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酸中毒,或因呼吸困难而发生低氧高碳酸血症,均可导致病变区血管麻痹而扩张,颅内压更加增高。
总之,处理颅内压增高既要考虑到病因治疗(抗脑水肿的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其他因素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保证脑的供血供氧,及脑组织的正常代谢,要采取全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脑实质内的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较快,周围脑组织水肿反应较严重,因而颅内压增高症状进展较迅速,程度也较严重,临床常出现头痛、呕吐、精神不佳等症状,检查眼底常有明显乳头水肿并可有眼底出血。反之,脑外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体积增长速度较缓慢,肿瘤周围脑水肿反应相对较轻,临床表现头痛、呕吐症状较轻,眼底水肿可长期未被察觉,患者常于视力发生明显减退时,才来就诊。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