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抗糖抗癌化合物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 分享到:

    在我国南海深处,生活着很多外表艳丽的软体动物,它们看似毫无防卫能力,其实蕴藏着抵御生物捕食的特殊化学物质。科学家就从这些物质中,提炼出了抗糖尿病、抗肿瘤的新药先导化合物。

    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南海低等无脊椎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窥到了海底生物的宝藏。

    据药物所的郭跃伟研究员介绍,目前,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研究是国际上的一个科研热点。对药物开发来说,陆地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已进行了一百多年,而海洋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才进行了几十年。事实证明,海洋是个“医药宝库”,具备开发新药的巨大潜力。

    两年来,他们在南海找到了100多种海洋生物,从其体内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颖结构的海洋天然化合物。这些生物中,软体动物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着重研究的是裸鳃类软体动物,它们没有外壳,柔软的身体暴露在外,色彩艳丽,十分抢眼。

    “按理,这类动物很容易被鱼类发现、捕食。”但其实,它们通过捕食珊瑚、海绵等生物,吸收了后者的特殊化学成分,并在体内“加工”,形成了具有防卫功能的有毒物质。鱼类一旦咬它们,就有可能中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毒素’。”经过两年研究,他们用多种技术,从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身上得到了多种新药先导化合物,分别对Ⅱ型糖尿病的靶标分子,肺癌、肝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这些成果都申请了发明专利。其中,能抑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导化合物获得了“德彪-CCRF”中国奖一等奖。如今,药物所专家已对部分化合物进行动物实验,力争使海洋生物早日变成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