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太明显,普查时可发现血清中甲胎蛋白增高。
症状
绝大多数病人在早期无自觉症状,或仅有食欲不振,上腹部轻度胀满、隐痛,易疲劳。中期可有肝区隐痛或持续性钝痛、胀痛或刺痛,腹胀、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或有轻度发烧,多午后明显。到了晚期,以上症状可加剧。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有的可呕出暗红色血液,或大量鲜血,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和刺痛甚至疼痛难忍。或伴有明显腹胀,难以平卧。
体征
早期一般无阳性体征,发展到中期可见面色污秽、消瘦,右上腹可触及质地较硬的巨块形肿物,可有轻微压痛或叩击痛。晚期病人明显消瘦,并可伴有贫血,皮肤、巩膜黄染,或有蜘蛛痣和肝掌,右上腹可触及质硬如石巨大肿块,压痛明显。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腹水征阳性,可触及肿大的脾脏,双下肢可有浮肿,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诊断
1.AFP大于或等于500ng/L持续1月以上,或大于或等于200ng/L持续2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
2.肝癌的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肝肿大,上腹肿块,纳差,乏力,消瘦,发热,腹泻,腹水,下肢水肿,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3.超声显像,CT,MRI,核素扫描,肝动脉造影和酶学检查的异常。
4.病理诊断: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性肝癌。
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部分图片或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