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胆管癌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之间,近年来逐渐趋于年轻化,大家要引起注意,临床统计,约有30%左右的胆管癌患者都有胆结石病史,提醒胆结石患者要及时治疗防止胆管癌的发生,胆结石是引发胆管癌的因死素之一,胆结石反复发作可诱发胆管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胆结石反复发作可诱发胆管癌
统计表明,胆结石的发病率在我国高达10%左右,多见于女性,尤其是肥胖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临床证实,约有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肝内胆管肿瘤发病率约为2%~15%。我国胆管癌的发病率较消化道其他恶性肿瘤,如胃肠、肝等肿瘤少见,但预后较差。姑息治疗或未治疗平均生存几个月,很少超过1年,即使手术切除也很少超过5年。因此,胆管癌的防治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总结:胆结石是致病因素之一
由于胆内反复出现的炎症、结石、寄生虫等长期在胆内摩擦,致使胆内细胞发生癌变。特别是胆结石反复发作时,可致胆管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更容易诱发胆管癌的发生。
胆结石可诱发胆管癌的发生,也会导致误诊,干扰患者对胆管癌的认识。现在,有不少患者通过常规体检及早检查出胆管癌,或通过结石手术前体检发现。但是,仍有很多患者是在癌症中后期,因出现疼痛症状才发现患上胆管癌的,甚至有的患者误把胆管癌合并的结石当成是单纯的结石病,把食欲差、上腹部隐痛等明显早期症状误认为是胃病,以致延迟发现胆管癌。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黄疸、食欲不振、瘙痒
胆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被人们重视,主要为上腹部不适,以及不断发展的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管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如癌肿位于一侧肝管,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
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阻塞和发展较快的黄疸。如是胆总管下端部肿瘤,则可触摸到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因为早期症状和结石病很像,许多患者会将胆管癌的早期症状误认为是胆结石病。
要注意胆管癌高危人群,积极做好防范
专家认为,下列人群需特别警惕:
1、中年以上的人,特别是肥胖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40岁以上患有胆结石,并长期反复发作,同时伴有炎症、黄疸等症状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胆管是否有癌变倾向。
3、癌前病变患者,如胆囊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需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同时,杜绝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酗酒等。
以上是关于胆结石反复发作可诱发胆管癌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胆管癌有了更多的认识,如果确诊患有胆管癌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才可以,患者能盲目的求医治疗,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如果您还有想不明白的,可以咨询在线专家,他们会详细解答的。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