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胆管癌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大家要了解胆管癌的病因都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权威专家的介绍吧!
胆管癌的病因
引发胆管癌发生的病因:
1、胆管囊性疾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癌变率可高达17.5%,肝内胆管囊肿的癌变率也有7%, 比人群中胆管癌的发生率高出百倍以上。胆管囊肿癌变可能与囊腔内胆汁淤滞、慢性感染及胆汁酸被分解为强力致癌物有关。此外,由于胆管囊肿常合并胆膜管共同通道异常及膜液返流,膜酶长期作用于囊肿粘膜上皮,使其出现增生性改变,有可能促进癌变的发生。
2、胆管的慢性炎症改变可能是调发胆管粘膜癌变的因素之一,有报道称约1/3的胆管癌合并有结石,以中段胆管癌最高,且多为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癌多伴发胆囊结石,其肝内结石的发病率亦增高。胆结石与胆管癌的关系不如胆囊癌显着,尚难确认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常与硬化性胆管炎并存,胆管癌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0倍左右,通常呈多灶性,预后极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门静脉系统的慢性菌血症,可能与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癌有关。
4、硬化性胆管炎该病以胆管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可造成胆管局限性或多处节段性狭窄,有时很难与硬化性胆管癌区别。多数资料均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生胆管癌的机会 远较一般人为高,两者密切相关。
5、其他华支辜吸虫感染在华南地区较常见,可造成胆管系统慢性炎症,虫体及其代谢产物亦可剌激胆管粘膜上皮增生、癌变。其他能长期刺激胆管上皮或损害胆管粘膜的因素均可能是胆管癌的诱因。
目前为止,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囊结石、原发性胆总管囊肿、胆囊多发囊性扩张(Caroli)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华支睾吸虫等。约有1/3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有3%~5%并发胆管癌,说明胆道结石与胆管癌关系密切,可能与胆汁淤积和慢性炎症刺激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有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率为17%,囊肿中胆汁长期淤积,胆酸及其分解产物有致癌作用。胆管多发囊性扩张(Caroli病)常伴有胆胰管汇合异常,癌变率为7%,与胰液反流引起胆管粘膜慢性炎症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发作10~15年后,胆囊癌变率达20%和7%。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等也能引起胆管壁上皮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但其机制尚未阐明。
以上是关于胆管癌的病因的介绍,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对胆管癌的发病因素也有所了解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胆管癌知识,可以咨询在线专家他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解答的。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