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昨日,央视主持人罗京因患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早前,33岁的青年演员李钰也因患淋巴癌辞世。医生说,淋巴癌发病率,与现代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机会增多、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心理压力大、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
昨天上午,央视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让人们深感痛惜。而夺走罗京生命的凶手“淋巴癌”,虽然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但一些细心的人应该还记得,在3月中旬,青年演员李钰因病去世,“凶手”也是“淋巴癌”。
●淋巴癌爱找压力下的中青年
罗京在去年5月央视内部体检时,查出身患淋巴癌,并于2008年8月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住进北京肿瘤医院,接受了多次化疗,恢复状况良好,中途几度出院。最近,罗京病情再度恶化。
一些细心的人很快发现,就在3月14日,年仅33岁、曾在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中出演“方瑜”的演员李钰因患癌医治无效去世,她患的也是淋巴癌。
当人们还没从李钰去世的消息中缓过劲时,歌手阿桑在4月6日去世,死因居然就是两年前的淋巴癌扩散为乳腺癌。
而再早一些,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霍英东在1983前就被发现患上淋巴癌,在抗癌20年后,2003年淋巴癌复发,2006年去世。
●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得淋巴癌
“淋巴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郑州大学某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李醒亚说,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淋巴系统的肿瘤。”李醒亚说,因为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但青壮年时期,淋巴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出现肿瘤的病人相对多一些。
至于淋巴癌的病因,李醒亚介绍,其病因比较复杂,仅能大概知道与人体防御系统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李醒亚说,可以肯定的是,淋巴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现代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多、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心理压力大、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
心理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也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等,都会造成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会给病毒的入侵造成可乘之机,诱发淋巴瘤。
罗京生前就曾表示,自己“虽然干了这么多年,始终感到相当大的压力”、他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
而李钰的经纪人也表示,李钰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很辛苦,曾有一次连续拍戏5天没睡觉。
●重视淋巴病变的早期信号
李醒亚介绍,淋巴组织不同于肝脏等实体器官,其遍布全身各处,而且同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在咽炎、扁桃体发炎乃至口腔溃疡的时候,下颚、脖子上冒起的小包说明我们体内的淋巴在和侵入身体的病菌打架,它们是一种病症的反映。”李醒亚把淋巴系统比喻成人体免疫系统最基础的防御,淋巴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引发颅脑、脑膜、颅神经或脊髓等脏器或系统连续性病变,导致死亡。
“淋巴癌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李醒亚说,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的“小毛病”非常类似,除了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核无痛肿胀外,还表现为发热、皮疹、盗汗、消瘦和疲劳以及全身瘙痒等症状,个人甚至医生都容易被蒙蔽,因此错过治疗良机。
虽然淋巴早期病变不易察觉,但重视一些早期信号可以防患于未然。
李醒亚建议,个人对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反复出现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需格外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治愈率会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