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冬令是中医传统的进补最佳季节,这已是众所周知。那么,癌症患者能不能进补、如何进补、补些什么为好呢?冬令是中医传统的进补最佳季节,这已是众所周知。那么,癌症患者能不能进补、如何进补、补些什么为好呢?
是否需要补?
中医始终认为“正气不足,疾之成矣”。中医的正气包括现代医学的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正气不足,当然影响各器官、各组织的功能正常发挥,因而中医通过“扶正”调理可调节以上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使其在与癌细胞作斗争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医治癌一向强调扶正祛邪,并非单纯清解热毒(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或是以毒攻毒(如蟾酥、蜈蚣、斑蝥等)来治疗。事实上,这些祛邪药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远远逊于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医学手段。
而扶正(补气、滋阴、养血、温阳)则是中医治癌的特色与优势,这种长处正可弥补手术、放疗、化疗仅针对癌细胞,全身不良反应较明显,无法顾及机体功能健全的短处。因此,癌症治疗应该是中西医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而冬令这一季节正是扶助正气的最佳时机,绝不该错过。
冬令如何补?
常用的中医补益药众多,如补气药有人参、党参、黄芪,补血药有当归、白芍、首乌、阿胶,补阴药有生地、杞子、杜仲、沙参、黄精、女贞子、龟版、鳖甲,补阳药有鹿茸、仙灵脾、肉苁蓉、补骨脂、冬虫夏草、蛤士蟆等。
中医常说“虚则补之”,正气虚才能用补药,但如兼有“邪实”则要慎用。癌症患者“邪实”常见湿(表现为浮肿、痰多、胃脘闷胀、皮肤湿疹、胃纳差,特别是舌苔厚腻),热(表现为发热、口干、口舌及各处溃疡、尿赤、便秘、黄疸、咯血,而舌红绛,特别是舌边尖尤红),瘀(表现为固定不移的疼痛、舌质青紫,特别卷起舌尖,舌下两条静脉曲张粗黑)。
所以必须使用祛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砂扣仁、苡仁),清热药(如黄连、黄柏、黄芩、蒲公黄、山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活血药(如丹参、川芎、赤芍、牛膝、桃仁、益母草)等中药祛其邪。当“邪”仅剩十分之二三时方可议补,但在进补方药中仍须加一些祛湿、清热、活血药,以祛余邪。
补些什么好?
很多人喜欢用单味药,如野山人参、白参、红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野山人参与红参性温,对阳虚兼气虚较合适,阴虚者少用;西洋参性偏凉,可用于阴虚兼气虚者;所有参类均能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亢进,故对内分泌系癌症,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当禁用。另垂体瘤、肾上腺肿瘤亦不宜服用。
冬虫夏草补肺肾阴阳,对肺癌最宜。灵芝虽补,但性偏热,个别人服后肠胃不适。其实灵芝之有效成分,其他菌类如磨菇、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白木耳中均有,而这些菌类对胃肠反应均不大。
必须强调指出,舌苔黄厚腻者属湿热之邪久蕴,服以上单味补药非但不受补,反有种种不适,如倒胃口、出鼻血、大便干结等。如湿热之邪得清除,方可服用。
食补亦可选用食疗与药膳。有抗癌作用的食物不少,如玉米、大豆、山芋、花生、苡仁;花菜、白菜、荠菜、胡萝卜、芦笋、大蒜、芋艿、黄瓜、菱、刀豆、香菇、黑木耳;猕猴桃、柑橘、山楂、刺梨、无花果、西瓜、草莓、香蕉、苹果、鲨鱼、黄鱼、带鱼、海参、牡蛎、文蛤、对虾;牛奶、鸡肉、蛇肉;茶叶、蜂蜜、绞股兰、魔芋等。
药膳有黑木耳炖鸡、虫草鸭、当归生姜羊肉汤、人参虾仁、黄芪猪脚、山药肉片、肉丝莼菜汤、山楂鲍鱼、虫草海参、人参萝卜汤、丁香牛肉、鸡蛋全蝎、枸杞松子肉糜、荠菜百合、当归黄芪蒸鸡、银花鹌鹑、慈菇肉、荠菜肉丝豆腐羹、阿胶地黄粥、芝麻杜仲粥、红枣茯苓粥等。
(责任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