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乳腺癌的病理及分型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乳腺癌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生育因素、饮食、电离辐射及遗传等因素相关。

    乳腺受体受多种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如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胰岛素等,以维持乳腺的生长、发育及乳汁分泌的功能;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在卵巢未切除的妇女,如应用雌激素的总量达1 500mg以上,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未用者的2.5倍。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

    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初潮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1倍,绝经年龄小于35岁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为绝经年龄大于50岁的妇女的1/3,行经40年以上的妇女比行经30年以下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

    中医亦认为乳腺癌与内分泌有关,中医的冲任失调指的是内分泌功能紊乱。"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乳病的发生与冲任功能失调的关系最为密切,妇女乳房受冲任的主宰,冲任又隶属于肝、肾,若冲任失周精血或内分泌不足,则肝肾阴虚,肝失濡养,导致脾胃受损,痰浊内生,气滞痰凝,乳房结块,日久瘤化而癌变。

    患者的生育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初次足月产的年龄。20岁以前有第1胎足月生产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第1胎足月生产在30岁以后者的1/3,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第一次产后哺乳期长者乳腺癌危险性降低。哺乳总时间与乳腺癌危险性呈负相关。

    饮食习惯亦与乳腺癌的发病相关。一般认为人类恶性肿瘤中有1/3与饮食有关,如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及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遗传因素亦具有重要价值,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其危险性又与家属的乳腺癌发生年龄及单侧或双侧有关。

    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与放射电离辐射的剂量呈正相关系。有人认为乳腺良性疾病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中医认为乳腺癌与情志内伤及外邪侵袭有关。

    (二)病机病理

    对乳腺癌的病机中医学归纳为:

    ①风邪外客,风盛生热,风热壅盛,蕴结于乳房之间,引起阳明之血热壅盛,劂阴之气滞郁结,营卫不和,使乳房之经脉瘀阻而成乳病。

    ②脏腑失调:a.脾虚纳差,运化失可,乳汁缺少,过食厚味,易发乳病。B.情志内伤,肝气不疏,气血瘀阻,排乳不畅,如郁久化火,迫血妄行,肝失统藏可发生乳衄;气郁忧思,耗损肝脾,运化失司,痰浊内生,可发生乳房结块而成乳岩;c.妇女乳房受冲任的主宰,冲任又隶属于肝肾,若冲任失调精血则不足,肝失濡养,脾胃受损,痰浊内生,气滞痰凝,致患乳房结块类疾病。

    《疮疡经验全书》认为乳岩的病因病机是阴寒内盛,导致阳气虚衰而成,书中曰:"乳岩及阴安极阳衰,血无阳安能散,致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若未破可疗,已破难治,捻之内如石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窦老先生认为乳腺癌的病机根本为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我们非常赞同,并且以此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古人云:"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首先正气虚损,则外邪侵袭入内而发病,脏腑失调实为正气虚损之表现。正气虚损以阳虚为主,所以中医学分析的乳腺癌病机一为风邪外客,二为脏腑虚损,其实质为阳虚,只是未能像窦老先生明确指出并加以重视。

    二、分型

    乳腺恶性肿瘤以乳腺癌为主,肉瘤少见。乳腺癌的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中,可有两种以上的类型同时存在。目前,国内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三大类。

    1、非浸润性癌 又称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在导管基底膜内的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又可分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两类。

    2、早期浸润性癌 癌组织开始突破基底膜,刚向间质浸润的时期,即不同于原位癌,又不同于一般浸润癌。根据形态不同分为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两类。

    3、浸润癌 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形成各种结构的癌组织和间质相混杂的图像。国内将具有特殊组织结构的浸润癌归为特殊型癌,其余为非特殊型和罕见型癌。

    非特殊型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硬癌和腺癌。罕见型癌有大汗腺癌、鳞形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类癌、未分化癌及分泌型癌等。

    三、浸润及转移

    乳腺癌在初期生长时,都是局限性开始,可为单发,亦可为多发性。原发病灶可沿乳管或腺泡发展,继续扩大形成触角状生长。多发病灶或新生瘤化病灶可相互融合,肿瘤组织亦可不浸润腺管腺泡,直接浸润结缔组织及皮肤或沿腺管周围淋巴蔓延而侵犯皮肤、胸内肌膜。肿瘤同时可向深部发展,侵及胸肌筋膜或胸肌,后期可侵及肋间肌、肋骨和胸壁。随着肿瘤的生长,局部血供不足,肿瘤内发生坏死,形成溃疡。

    乳腺癌的淋巴转移:乳腺癌的淋巴转移临床上最为多见,主要转移途径有两种:①乳腺癌病人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很高,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转移部位,约占就诊病人的60%,癌细胞沿着胸大肌外侧缘的淋巴管浸入腋窝淋巴结。

    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原发肿瘤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病期越晚,腋淋巴结转移越高,转移数越多。临床上即使未扪及腋下肿大淋巴结,术后也常发现有淋巴结转移。②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率约占30%~50%,癌细胞向内侧浸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癌栓亦可返流引起胸膜或脊柱转移。

    血行转移:乳腺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乳腺深部组织、胸肌和胸壁的静脉汇入腋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和无名静脉,是肺转移的重要途径。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分级有关。

    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肝、软组织、脑、肾上腺等。

    ①肺转移多数表现为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偶为单个结节。少数病例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临床上有明显的咳嗽、气急发绀。

    ②骨转移以胸、腰椎和盆骨最多,其次为肋骨、股骨等;多数为溶骨性改变,少数为成骨性;长骨转移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脊柱转移时由于脊髓受压可引起截瘫,临床上有进行性加剧的疼痛。

    ③肝转移早期症状不明显,超声显像及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④胸膜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偶亦见单纯胸膜转移者,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可为血性,有时胸水内可找到癌细胞。⑤脑转移在女性患者中,乳腺癌是常见的原发灶,借助CT检查可帮助诊断。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