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怎样吃出最健康的“防癌”果蔬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14日
  • 分享到:

    我们都知道一些食物可以防癌,尤其是果蔬食品,那么怎样吃出最健康的“防癌”果蔬呢?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是很感兴趣的,那么究竟怎么个吃法呢?下面就由专家来为大家详细说一下吧。

    怎样吃出最健康的“防癌”果蔬

    怎样吃出最健康的“防癌”果蔬

    依据自身的喜好如何对果蔬的口味、养分和功效进行搭配,达到最佳防癌效果?美国癌症学会最近提出了“5 a day蔬菜搭配法”,建议人们每天吃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白色共5种颜色的蔬果制成的沙拉。参考专家的建议,您就能自己搭配出最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药效食谱,吃出最健康的“药用”蔬菜来。

    1、黄色的药用蔬果

    这类蔬菜的“药效”成分是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

    代表蔬菜是南瓜、胡萝卜、红薯、香瓜。

    代表水果是橘子、桃子、橙子、柿子、杏、菠萝、柠檬、芒果、木瓜。

    主要功能是预防胃病、预防癌症、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

    2、红色的药用蔬果

    这部分蔬菜发挥药效的成分主要是茄红素和花青素。

    代表蔬菜是甜菜、番茄、胡萝卜、红辣椒。

    代表水果是苹果、草莓、西瓜、石榴、樱桃。

    主要功能是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和稳定情绪。

    3、绿色的药用蔬果

    这类蔬菜的“药效”成分是叶黄素。

    代表蔬菜是甘蓝、荠菜、菠菜、卷心菜、芦笋、菜花、豌豆、黄瓜。

    代表水果是猕猴桃、酸橙、鳄梨、青葡萄、青苹果。

    主要功能是预防癌症、保护视力、帮助消化、坚固骨骼。

    4、紫色的药用蔬果

    这类蔬菜的“药效”成分是花青素和多酚。

    代表蔬菜有茄子、紫甘蓝。

    代表水果是葡萄、李子、葡萄干、李子干、无花果。

    主要功能是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

    5、白色的药用蔬果

    这类蔬菜的“药效”成分是蒜素和硒。

    代表蔬菜有蘑菇、菜花、洋葱、大蒜、生姜。

    代表水果是香蕉、梨、白桃。

    主要功能有预防癌症、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

    附防癌小常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葡萄中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但是,一般人在吃葡萄时,因为葡萄皮有涩味,都要把皮吐掉,这会流失很大一部分来自葡萄皮的营养。营养学家发现,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更丰富的白藜芦醇,这是一种多羟基酚类化合物,这种物质除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具有极强的抗癌能力。

    在花生等70多种人类食用的植物中,多少不等地存在着白藜芦醇,而葡萄皮中的含量最高,达到50—100微克/克。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这种物质进行反复试验,发现并确定了该物质具有极高的抗癌功效。他们对患有癌症的实验鼠投喂了18周这种物质,然后与患有皮肤癌而未投喂这种物质的实验鼠进行比较,发现吃了这种物质的实验鼠的癌细胞减少了68%—98%。一般来说,癌症的发生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正常细胞的DNA受到损伤;二是细胞分裂加快,进入癌化过程;三是肿瘤恶化,开始转移。白藜芦醇对这3个阶段的癌症均有高效抑制作用。

    另外,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紫葡萄皮中含有一种能够降低血压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降低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有研究称,葡萄皮的颜色越深,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越高。

    葡萄皮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质和铁等,可以补足现代人饮食中缺乏的营养。现在已经有人着手研究利用葡萄皮残渣作为添加料加工食品,以利用葡萄皮中所含的丰富的白藜芦醇、纤维素、黄酮等物质,治疗胆固醇过高、糖尿病等病症。

    营养学家建议,吃葡萄只要在食用前充分洗净果皮,整颗入口,连皮带子一起吃,这样营养就会达到“百分百”。“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再是一句绕口令,而是一句科学饮食的良言。

    以上是对怎样吃出最健康的“防癌”果蔬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吃些防癌果蔬,让癌症无机可乘,让我们的生活健康快乐。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癌症病情应立即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责任编辑:李萌)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