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1892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葡萄酿酒公司——张裕,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发端,还是晚清洋务运动排头兵。作为当时实业兴国的典范,三位晚清名臣在其创立之初给予支持,张裕120周年过去,两番甲子轮回,跨越了3个世纪,促成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端的那些面孔,又依稀回到读者的视野。
葡萄酿酒公司成立
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怀揣创办葡萄酒厂的梦想足有20年。而促成这个梦想实现的关键人物,不能不提盛宣怀。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任东海关道兼登莱青兵备道的盛宣怀邀请“南洋首富”张弼士前来烟台探讨兴办铁路、开发矿山事宜,但张弼士却看中烟台的风土,想在这里酿造葡萄酒。酿酒也是兴国利民的实业,盛宣怀自然极力支持。
虽然一拍即合,但建立葡萄酒酿造厂,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张弼士在《奉旨创办酿酒公司》记载道:“盛公谓亦曾试过,并查悉近地所产葡萄甚多,每担百斤,仅售价三元,惜无酿师可靠,不果办。而勋独以酒樽(注:酒瓶)一物为虑。”这段话道出了当时盛宣怀和张弼士各自的顾虑。最终两人达成共识,由张弼士负责聘请技术精湛的酿酒师,盛宣怀帮忙从上海的玻璃厂,调来酒瓶进行灌装。
在当时,开办企业要等直隶总督府审核后,再由朝廷转折奏准。盛宣怀支持张弼士建厂后,升官去了天津,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一块办公,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后来经过盛宣怀的推荐,张弼士认识了李鸿章,并最终促成了张裕公司的成立。
跨越3个世纪看现在
如今,现在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领导品牌并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张裕上市公司年报,2011年,张裕公司实现销售额60.28亿元,十年内张裕的销售收入增长了近六倍。美国《华尔街日报》去年12月公布的2011年度最具价值中国品牌20强中,张裕品牌价值达到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04亿元),较上年上升77%。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走过了120个年头的张裕公司,如何才能确保企业永立潮头?著名营销大师科特勒说过,对于老牌企业而言,要么在固执和傲慢中死去,要么在持续创新中焕发生机。唯有创新和变化,才是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传承中创新,是张裕走到今天还处于良性发展轨道的法宝。站在120周年的历史高点上,不断创新仍然是张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在第六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暨张裕120周年庆上宣布,为了应对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张裕公司在120周年庆上宣布调整未来十年的公司战略:股份公司在2012年初对销售组织架构进行了战略调整,成立了自有品牌葡萄酒、白兰地、进口葡萄酒三大销售公司,“三驾马车”并驾并驱,共同拉动张裕未来十年的发展。同时,张裕还宣布启动建设烟台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继续做大做强自有品牌葡萄酒、白兰地;组建张裕先锋国际酒庄联盟并开展全球招商,将与全球十家左右大的葡萄酒企业集团合作,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酒的旺盛需求;在全国全面拓展先锋国际酒庄联盟专卖店,打造进口葡萄酒诚信连锁。
尽管中国经济目前还处于低迷期,但国际葡萄酒界仍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抱着乐观态度。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展览会组织(Vinexpo)预测,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到2015年中国葡萄酒年消费量将再增54%。从消费额来看,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Vinexpo还指出,如果说前二十多年是美国消费拉动了世界葡萄酒的增长,那么在2015年左右,世界葡萄酒将步入“中国时代”。
在这跨越3个世纪的张裕120周年里,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经历了太多太多,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里世界葡萄酒将步入“中国时代”。
(责任编辑: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