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 肿瘤常识 肿瘤护理 肿瘤预防 肿瘤专题

激光治疗汗管瘤的方法

>>返回肿瘤科首页

文章来源:zl.995jk.com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 分享到:

    汗管瘤的主要特征有:①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年青女性容易发病,并且多见于眼周,尤其是下眼睑的内侧,其次为外阴部、上颊部、胸部、额部、指背等处,通常呈对称性分布,少数病人有家族史。②没有痒、疼、红肿等不适症状。

    但可见到几个到几十个数目不等、直径为1~5mm、高出皮肤的丘疹,类似粟粒,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稍有蜡样光泽。个别可由淡黄转变至深褐色。③丘疹多为单个散在分布,有时可密集成片,但相邻的两个凸起不发生融合、凸起触之稍有硬实感,少数质地较软。④系一种慢性病程、多数持续几十年,甚至终生不消退。

    汗管瘤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因为皮肤小汗腺的活性增强,表皮内的小汗腺导管上皮细胞过度分化所致,另外,年轻女性在经前期或在应用雌激素以后,这些颗粒状的凸起要比原来稍稍增大、因此有人认为此病与人体内分泌有关。

    汗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电解法、CO2激光疗法、高频电烧灼法、液体冷冻法、高速涡轮转磨削法等,但这些方法与饵激光疗法相比,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均会引起疼痛,注射麻醉药物还会引起局部肿胀,影响操作。其次是易形成黑色的炭化层,干扰手术视野,使术者不易观察掌握治疗所到达的深度。特别是冷冻法,由于很难精确控制冷冻程度,易引起疤痕和色素沉着。

    饵激光波长为2940nm,恰好位于水的最佳吸收峰值,由于人体皮肤中含水量约占70%,所以当激光照射到皮肤后,能量会迅速被局部组织吸收,表浅的皮层立即升温,使相应的病损组织瞬间即分解成飞絮,与其周围组织分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饵激光治疗汗管瘤的优点在于:其作用程度较温和,每次击破皮肤的深度为15μm左右,无炭化和明显出血,便于把握进入的深度和保持术野的清晰。另外,伤口愈合比CO2激光及电凝烧灼治疗要快,脱痂时间可缩短3~5天,脱痂后不会出现疤痕增生。由于其作用表浅,热损伤小,因此可刺激表皮重新修复,促进残存皮下附属器的再发育,有利于真皮胶原的再生和重组,特别是弹力胶原纤维的增多,可恢复皮肤的弹性。

    因此,饵激光在眼周汗管瘤的治疗和皮肤美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汗管瘤的病体治疗因为病变主要在眼周,而眼睑对各种刺激特别敏感,故在启动机器时应将工作频率调至最低1HZ,每个脉冲的功率要尽量小于100ml次。

    但在治疗其他部位的汗管瘤时,频率可调整为5或8HZ,脉冲功率为300ml次,然后将直径为3mm的激光头装在手柄上,让头部的金属标距杆轻轻接触皮肤、红色亮光指示点对准病变凸起的中心,踩动踏板开关,便会看到皮肤上出现灰白色斑点,这是激光汽化蒸发表皮造成的,用生理盐水将之润湿,就会清晰显露深层的组织,当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现凸起的内部有一个较硬实的颗粒状白头,也有少数为透明的液体,取出其中的白头或挤出液体,涂上抗菌素软膏,6~10周后复诊。

    二、皮肤凸起的饵激光美容平复汗管瘤治疗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会比以前低平,但与正常皮肤相比,仍有一定的凸起度、用手触之比治疗前柔软,这只是单纯的皮肤细胞堆积,不伴有皮下附属器的病变分化。在剥脱凸起处皮肤时,可选用3mm或5mm的触头,每次脉冲应在150~300mj之间,总的输出功率为4~5j/cm,与治疗其他部位时的剂量差不多,有别于初次眼周的治疗量4~4.2j/cm。

    在把握皮肤层次上一定要认真,不应过于急躁,以免损伤过深。汗管瘤的彻底治疗需要2~3个疗程,每次治疗后创口在1~2天内结痂,结痂后一周内每天需用酒精消毒,不要强行揭痂,5~7天后痂会自行脱落,露出潮红色的斑块,少数人会有反应性色素加深,但多在6个月内消退。

    同时应注意在脱痂二周以后才使用化妆品,尽量减少香料的刺激,还应避免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在饵激光的应用操作中,由于激光对人的角膜有损害,有引发白内障的可能,故操作时医患双方均应戴保护眼镜。击碎的组织飞絮应及时用吸收器抽入,如长期弥散在空气中,人吸入后会引发肺部疾病。还有,术前一定要检查患者,断定是否为疤痕体质,并交代清楚治疗后恢复期可能出现的色素一过性沉着等现象。

    除汗管瘤外,饵激光在其他皮肤疾病中的美容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如对痤疮、天花、水痘遗留的凹陷性疤痕、色素斑、表皮痣、睑黄瘤,面部皱纹等的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巍)

    爱心医生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