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肿瘤科首页
贲门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根据1974和1975年两年在林县的食管细胞学普查结果,涂片中发现腺癌细胞者453例,食管癌与贲门癌之比约为4:1。经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早期贲门癌的病例还不及早期食管癌的1/10。因此,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应当引起注意。
(一)贲门细胞学检查的工具
在食管细胞学检查的初期,在一部分患者的涂片中发现了贲门腺上皮细胞和腺癌细胞。之后逐步在食管细胞采取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适应于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在晚期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癌旁上皮中见到的早期癌变发生于腺颈部,并倾向粘膜表浅部扩展。因此表面摩擦采取癌细胞以早期发现贲门癌的方法是可行的。贲门细胞采集器的网囊大小应根据贲门生癌野来决定。晚期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上对癌的中心部位到胃食管交界线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早期贲门癌的生癌野为食管胃交界以下4~5cm的范围,近小弯侧。改进后的食管、贲门细胞采集器是将网囊增大,用食管细胞采集器中的葫芦型气囊使充气量增加到60~70ml,以增加贲门腺上皮细胞的采取量。
(二)贲门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贲门细胞学检查一般和食管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对于拉网细胞学检查有可疑腺癌细胞或X线检查贲门部有可疑病变者,可对贲门部做重要检查。其方法和食管细胞学检查方法相同。待食管、贲门细胞采集器之网囊下到贲门后,向气囊充气约60~70ml。然后牵拉导管使网囊在贲门部上下往复,增加与贲门粘膜接触的机会。也可同时用手在上腹部按压,增加网囊擦取细胞的机会。因贲门腺上皮细胞较鳞状上皮组织更易自溶,因此涂片必需立即固定。
(三)早期贲门癌的细胞组织病理学特征
早期贲门癌病的腺体成灶性分布、上皮排列无序,常呈假复层。癌组织局限于腺体内者为原位腺癌,但很难见其单独存在。多见的情况是腺癌组织已破坏腺体基底膜浸润生长于间质内,形成明显的浸润灶,周围组织受挤压,称为粘膜内癌。
涂片中,早期贲门腺癌细胞大小不均一,常有单个或多个增大的核仁,直径常超过5mm。核染色质成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胞浆较稀少且松亮,常有空泡,边界不清。癌细胞常簇成团,胞核彼此分开,极性消失,大小不一,排列不齐。这与异常增生的成片的腺上皮细胞有所不同,后者胞核较密集,相互紧贴,仍保持极性。分化成熟的贲门腺癌在涂片中可见到腺泡状结构,分化不成熟的贲门腺癌在涂片中弥漫分布。胞核异常增大之巨核细胞的出现对癌的诊断很有意义。早期腺癌涂片的异常增生背景不如食管早期鳞癌的明显。
以上贲门癌细胞学诊断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贲门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贲门癌的早期治疗重在诊断,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合理的方案,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责任编辑:星月)